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零部件铸造企业使用再生铝企业供给的再生铝合金锭作为原材料,这一举措在降低零部件加工成本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材料缺陷遗传的因素,给汽车零部件质量埋下一些产品缺陷与隐患。
零部件制造企业普遍在模具及加工方面比较专业,然而对于再生铝合金材料的认识还存在差距。加之再生铝在我国起步较晚,再生铝合金材料供应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专业程度参差不齐,此类企业的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大多数是由摩托车零部件铸造用铝供应企业转型而来,摩托车零部件的要求相对汽车而言较低,因此,在客观上形成了再生铝合金原材料粗放型的加工模式和非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这就导致了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的落后,其生产只是完成一个将固态变液态,再由液态变固态的过程,对再生铝合金原材料品质也停留在依据成分要求来评定是否合格,完全忽略了再生铝合金材料属性。
目前,再生铝合金原材料企业所沿用的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及工艺流程,几乎都停留在中等强度的压铸件上,对各种铸造企业及零部件使用性能的要求知之甚少。此外,上下游企业在材料认知与标准方面的信息还存在完全不对称甚至严重错位的情况,其结果导致下游零部件企业给上游材料企业提出的技术标准偏离了零部件性能对材料的要求。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