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国际空间站首件金属3D打印部件成功返回地球

据悉,这个人类在太空3D打印的*金属样品,目前已成功返回地球进行测试。这标志着自2024年1月欧洲航天局(ESA)在哥伦布实验室舱上安装*太空金属增材制造系统以来,国际空间站金属3D打印技术 一系列“*” 成果后的又一突破。

该样本目前将被送往欧洲空间技术中心(ESTEC)的材料和电气部件实验室进行测试,并与地球上打印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微重力条件对3D打印工艺的影响。另一个样本将移交给丹麦技术大学(DTU)进行进一步研究。

自2014年以来,国际空间站上已配备了聚合物3D打印机并成功打印了多个部件。然而,今年1月金属3D打印技术*登陆国际空间站,其目标是“开发出首台在微重力环境下运行的金属3D打印机”。该项目*初名为“Metal3D”,始于2016年,当时ESA与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6月,ESA宣布“在轨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空中客车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包括克兰菲尔德大学和AddUp公司)开发的金属直接能量沉积技术演示器成功完成了*“S曲线”测试线的打印。

在本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ESA强调,太空制造研究“对于实现自给自足至关重要,它将使宇航员能够按需制造关键部件、维修设备并创建工具,从而减少对成本高昂的补给任务的依赖。”这一进展为未来深空探索和长期太空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