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近日纷纷努力扩大与中国汽车厂商间的交易往来。原因是受竞争白热化拖累,日本汽车厂商在华销售陷入艰难境地。如果继续依靠在日本的关系主要与有裙带关系的企业合作的话,预计销售难有起色,甚至难以在中国市场继续生存下去。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爱信精机中国子公司高层说:“与丰田以外汽车厂商的交易约为两成,但将在2017年提升至四成。”爱信的总部与丰田一样位于爱知县,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为了给丰田的工厂提供零部件。
大约3年前,爱信开始大力开拓与中国厂商的合作,目前已开始供应汽车天窗。爱信天津工厂的出货口还标有河北省长城汽车、安徽省江淮汽车等在华供货对象的标识。据悉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对日本制造的高品质零部件产生了需求。
在中国市场,日本车企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汽车等欧美厂商之间竞争激烈。爱信高管指出:“丰田(在华)市场份额没有增长。仅靠日系车商无法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另一方面,日本汽车厂商也想从中国企业采购更多的材料和零部件。目的是在价格竞争激烈的中国当地增加采购规模,以降低成本。丰田高层表示:“为了在中国降低购买混动车的门槛,我公司将尽快推进零部件的本土化进程。”
不过,日本车企并不会降低品质。丰田去年11月在江苏省常熟高新区成立研发中心。在引进*新设备的实验楼,检验负责人用特殊的显微镜进行强度实验,对在华采购的钢材进行质量检验。
丰田高管表示:“将认真重复评估作业,哪怕一根螺丝也想用中国产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