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速趋降 金属牛市可能转折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陆续发布其*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部分内容,其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长势头仍保持完好,并且明年有望迎来连续第五个高速增长的年份,但是,鉴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急剧降温等因素,世界经济在2007年可能面临急速降温的风险,其概率超过了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一年。
美国经济增速减缓 金属市场风险显现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6日公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美国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这份被称为“褐皮书”的调查报告是根据美联储所属12个联邦储备区的调查结果编制而成的,所收集的信息截至8月28日。报告说,美国经济自7月底以来继续增长,但有5个地区显示增长速度减缓,另外7个地区的增长情况则没有大的变化。
报告说,大部分地区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速减缓,汽车以及与住房相关商品的销售明显降温。就房地产和建筑市场来说,民用住宅领域均显疲态。
“全球经济展望的风险显然越来越大,”IMF的报告指出,2007年经济增速降至3.5%以下的概率约为1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MF近年来一直在警告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大,但如此强烈提示可能发生经济急速降温还属*。
IMF警告称,商品市场吃紧也是加剧通胀担忧和经济降温的不利因素之一。因此,不能排除美国会采取进一步货币紧缩举措,而欧元区中期内也很可能需要继续加息。
IMF对于近几年的商品价格“高烧”,也提出了警告,称这样的牛市不具备可持续性,可能在未来几年出现大幅跳水,尤其是金属商品。“到2010年,铝和铜的平均市场价格可能较目前水平分别下跌35%和37%。”
IMF的报告指出,金属价格之所以可能出现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当前的高价将抑制需求,同时采矿和冶炼业产能在今后5年也有望进一步扩张。那些已经高度依赖矿业收入的国家,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下跌做好准备,采取行动,使经济多元化。
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 产能过剩成为隐忧
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6日发布的《2006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指出,因投资和出口的强劲增长,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将增长10.4%,明显高于今年4月预测的9.5%。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说,在采取一些宏观调控性货币政策和行政性措施之后,中国人民银行8月中旬再次提高了利率。“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会略微放缓。如果目前投资持续高增长的话,我们担心可能会导致未来的产能过剩。”
亚行认为,因许多复杂的因素,中国政府稳定经济所做的努力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省级政府通常都有鼓励投资快速增长的动机,这可能与中央政府的宏观目标相左。此外,利率对信贷需求和配置的影响也远低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亚行报告称,财政金融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行政调控措施力度把握的困难性,都给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扩大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日前,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在河内第13届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上强调,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需。他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也要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现在对外贸易尽管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中国的目标仍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金人庆表示,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提高人民收入、推进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改革等,目的就是要扩大中国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以此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金人庆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区域各经济体的发展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融的状态,各方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强,因此加强政策对话、推进财金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府愿与区域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努力。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