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市场萎缩,延伸到了上游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整车商采购量减少,特别是产品集中在中低端的中资零部件企业,市场进一步被外资挤压。整车厂大规模停产,零部件商就必须承担库存压力。
“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多的时候压库超过8个亿。”一位不愿具名的零部件供应商说,这是其进入零部件十多年来压力*大的时候。在零部件市场,20%的外资企业控制了70%的市场。
*大的问题还不在产业链条上。因为汽车产业链条长,可以“一月多星”,一家整车企业落户可能带来上百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汽车项目一直是地方政府招商的香饽饽。
形成城市汽车产业群诱惑很大,其中广州、武汉、长春都提出过要打造成为“东方底特律”。2014年,东风雷诺等重大整车项目的落户后,武汉开发区预计汽车产能将达23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而武汉的汽车工业产值,预期将达到7000亿元。
此外,重庆也预计,未来汽车产业群产值将达到6000亿元;长春预计达到5000亿元;天津预计达到2000亿元。
但汽车产业产能过剩已经是共识,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已经达到28.5%。但*近两年各地落地的新项目仍然很多,车企和地方政府对产能扩充的热情没有降低。
近日,有汽车企业集团高层调研后表示,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达到4000万辆,比全年预期销量高出一倍,产能利用率不到80%。其中自主品牌整体产能利用率更低,在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有15家产能利用率低于50%。
汽车项目可能带来财政税收、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但中国汽车市场可能就此挥别高增长期,巨大的产能给很多地方政府带来的可能是负担。金融危机后破产的底特律,就是例子。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