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投资82.3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在宁波市宁海县集中开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从昔日传统的“模具之乡”到现如今产业集聚度高、研发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重点区域城市,宁海走出了一条传统块状产业出新焕彩之路。
融合+创新,积蓄新动能
模具起家、转型破局、追赶风口,这是大多数宁海模具规上企业的成长路径。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宁海土生土长的模具企业,震裕科技在与新能源“无缝接轨”后,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强劲“推动力”。“这几年,我们瞄准新能源汽车风口,倾力打造了新能源电池盖板安全结构件生产线,引入带有AI深度学习功能的六面外观检测机,生产效率比过去提升60%,日产量达到130万件。”震裕财务负责人许龙昌告诉记者,生产线上线期间,真真切切感受到税务部门的支持。
许龙昌说,主管税务部门梳理了转型过程中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类涉税风险,并主动上门辅导,免去他们后顾之忧的同时让企业能放开手脚大胆去干。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根据税务部门的风险提示及时调整了税务管理策略。现如今,依托技术研发形成的优势,震裕在国内首创模拟点胶工艺、开发出胶粘电机铁芯产品,成功降低了电机运转过程中的热损耗。凭借这些技术,震裕的产品在许多头部企业定点试用。
在宁海,像震裕一样专攻“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专业制造厂家有500余家,加工企业和车间1500多家。为快速响应模具企业的转型需求,国家税务总局宁海县税务局紧扣企业转型、科技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组建专门的税费辅导团,通过构建“阶梯式培育”创新服务链,为企业在产品研发、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全过程、专属式管理,特别是针对税务合规难题,推出指引手册,建立“政策适配—风险提示—精准辅导”的闭环机制,帮助企业建立合规内控体系。
数字+智能,攻克新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下游企业对高品质密封条、减震底盘等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不少宁海企业开始发力“数智”新赛道。
专攻密封、底盘和减震系统等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从搭建智能化生产线入手,开始了数字化改造。2024年,建新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5亿元,为智能化工厂和新项目投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税务部门除了对智能化改造涉及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进行专项解读外,帮助企业防范因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宁海模具企业走上数字化升级的快车道,在巩固提升模具产业特色优势的同时,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在这背后,宁海税务部门聚焦县域经济特点,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推出“一件事联办”“问办协同”“合规体检”等增值服务,联合县经信、科技等部门开展联合“问诊”,2024年共开展研发费用归集专项辅导8场,协助156家企业完成税务健康体检,规避潜在风险点460余项。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