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2006国家宏观调控新思路

    均衡的调控思路一直是这两年宏观调控的主线。2004年的调控主要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过热;2005年在前一年取得“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得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胀”区间;2006年则要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重点防止投资反弹和产能过剩,着力于结构调整和扩大消费需求。
    2006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部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6年工作将主要集中于三点:一是优先支持农村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二是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三是巩固和发展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支出效益不断提高。
央行将在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对货币信贷总量进行合理调控,并将2006年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定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下一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以上。
    产能过剩问题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就此出台四项措施: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二是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通过完善和细化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并与金融、土地、环保和安监部门形成调控合力。
    扩大消费需求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消费在GDP总量中仅占四成左右。要切实扩大内需,中央今年将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税收政策向扩大消费需求倾斜,年初个税起征点上调可谓立竿见影;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给农民铺设消费平台;三是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上更多着力,让百姓花起钱来无后顾之忧。
    2006年的宏观经济面临复杂局面。高油价和美国消费大量的疲态初现,不断放大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中国经济本身,出口前景不明且阻力加大,内需短时间难以发挥实质作用,通缩和通胀因素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鉴于此,2006年宏观经济均衡量思路将持续发展。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