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昌硅材料成为东北*大的硅基地
东北*大的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生产基地,单晶炉由8台一跃猛增到100台,年产量提高20倍, 生产能力年产1600万片φ8英寸硅片——年纪不足4岁的锦州华昌硅材料有限公司这个“幼儿” 短短几年何以变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答案很简单又令人深思: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是她们“速生”的“灵丹妙药”。
华昌硅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公司组建之初,公司的决策者根据单晶硅这一高科 技、绿色环保产品具有广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技兴企,自主创 新”的战略思想和“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的理念,并咬定创新不放松,让创新成为企业 腾飞的翅膀。
他们的创新之举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省科技厅、省外经贸厅和市有关部门的的大力支持。 实现了创新一年一飞跃——2003年完成了N型6.5英寸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项目研发与生产。项 目通过了日本夏普、三洋公司的认可并获得免检资格,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跃成为 国内惟一一家能够大批量生产此种产品的厂家。2004年,完成了低碳低氧硅单晶的研发和高寿 命硅单晶的研发,企业产品达到了国际、国内*的技术水平。2005年,完成了φ8英寸硅单 晶、硅片的研发和高转换效率硅片的研发,使企业的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
由于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业链逐步延伸, 有力促进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迈入厂区,走进车间,员工“动手动脑,小改小革”的事例随处可见。他们借助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的“外脑”,补充“己脑”,提高企业研发和市场反应能力。
尽管眼下华昌硅公司在国内外“大名鼎鼎”,但他们仍“野心勃勃”。即将建设的30万兆 太阳能电池项目,将形成一个从单晶硅锭到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十一 五”期间,要完成220微米和200微米超薄硅片的研发和生产。他们还要加快走产学研相结合的 科技创新之路,“攀亲结贵”,拟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新产品,实现企 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他们还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国同行业综合素质、职工收入排名第 一的目标。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