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热处理学会、江苏省热处理学会、江苏省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及第九届江苏省热处理年会于2006年5月24~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260余人参加了活动周的各项活动。
活动周开幕式于24日上午举行,全国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冠军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副理事长武兵书研究员致开幕词。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张铁恒副主席应邀到会并在开幕式上讲话,祝贺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学会领导还有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吴昌瑞理事长、全国热处理学会荣誉理事长雷廷权院士、荣誉理事崔崑院士、理事长潘健生院士、副理事长李儒冠研究员。应邀出席活动周开幕式的嘉宾还有江苏省科协学会部熊亚昕副部长、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顾卫星副秘书长等。
24日全天举行了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的大会报告,25日上午举行了第九届江苏省热处理年会的大会报告。应邀在大会上作报告的专家学者围绕材料热处理学科和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某些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精彩的发言,这些大会报告有:雷廷权院士的“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组织的形成与控制”,崔崑院士的“国内外模具用钢发展概况”,潘健生院士的“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大型模块淬火冷却虚拟生产的研究及应用”,全国热处理学会高能束热处理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光钧教授的“激光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全国热处理学会真空热处理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机电研究所宋家奇教授的“真空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全国热处理学会感应加热技术委员会主任、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所长孟冲云研究员的“感应加热工艺与设备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全国热处理学会理事、盐城丰东热处理公司总经理朱文明*工程师的“环保溶剂型真空清洗机的研制”,东南大学材料系主任蒋建清教授的“碳含量对TiAlCN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性能的影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苍大强教授的“超低氧化氮排放和气氛可控的蓄热式燃烧技术”,江苏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江苏大学罗新民教授的“渗碳炉电热辐射管的组织演变与几何损伤”,江苏科技大学谢春生教授的“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的强化理论研究、应用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强颖怀教授的“活性屏等离子渗氮的研究进展”。
“第8届全国感应加热技术交流会”、“第9届真空热处理年会”、“第9届全国高能束热处理学术研讨会”、“组织-性能-工艺与装备专题研讨会”作为活动周组成单元在相关技术委员会的主持下举行了专题会议,分别就各自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科技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在对各技术领域共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开发及生产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有关技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还召开了工作会议,讨论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任务和目标。
24日晚上,举行了“我国热处理装备制造的发展战略”技术论坛。学会常务理事水洪研究员主持了论坛会,潘健生理事长亲自担刚论坛主谈人,出席活动周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了论坛会。论坛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围绕(1)我国热处理行业如何适应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型社会的要求(2)当前我国热处理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3)我国热处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出路三个论题请与会代表发表看法。论坛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发言踊跃。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从亲身经历论述了热处理设备制造水平对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性,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并对发展我国热处理装备制造业提出了真知灼见。年青的热处理科技工作者为有机会能与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一起共论行业发展大计感到荣幸,不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也更明确了年青人在行业发展中的任务和责任。论坛会认为,发展我国热处理装备制造业目前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解决好人才问题,重视培养热处理装备开发队伍,提高热处理装备制造业开发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2)要解决好模仿和创新的问题,重视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处理装备;(3)要解决好设备的技术和质量问题,重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使用可靠性;(4)要解决好设备的节能和环保问题,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降低热处理设备的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5)要解决好设备市场低价竞争问题,要尽快制订相关设备的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行规行约,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避免恶性低价竞争。举办专题性的行业论坛不仅有意于广泛听取各方面对行业发展中热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以便于在制定相关行业政策时采纳,也是学会活动一次新的尝试,活跃了学会活动的气氛,丰富了学会活动的内容。
活动周期间,易普森国际集团公司、ALD真空工业股份公司、鲍迪克(无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联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还分别作了“可控气氛炉及真空技术的新进展”、“ALD公司真空热处理技术的*新发展”、“高品质的专业热处理加工”、“美国UCON 淬火剂技术”等专题技术报告,介绍了有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自所从事的技术和产品领域中所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浙大中控等许多公司还在会上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和信息发布。
活动周出版了论文集,经专家评审,收入大会论文11篇,专题交流论文全文68篇、摘要8篇。张 浩,梁晓辉 的“少量下贝氏体对低碳马氏钢冲击功的影响”等 16 篇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
学会在活动周期间还召开了全国热处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重点讨论和部署了学会理事会换届和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的筹备工作。
江苏省热处理学会、江苏省热处理与表面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摄山电炉总厂有限公司、盐城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江苏凯特尔工业炉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对本届活动周召开给予了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全国热处理学会真空热处理技术委员会、感应加热技术委员会、高能束热处理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材料热处理学报》编辑部、《金属热处理》编辑部、《热处理》编辑部共同协办了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全国热处理学会对此表示真诚感谢。
2006年是执行我国“十一五”计划的*年,也是实施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战略的开局之年。第四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拉开帷幕的。本届活动周是秉承前三届活动周的传统和宗旨,围绕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以提高热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活动周集大会报告、专题讨论、工作会议、企业技术讲座、技术论坛和产品展示等活动于一体,内容丰富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周的举办使与会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既交流并获得了行业、技术信息,又沟通了客户、结交了朋友,对热处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竞争力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热处理活动周已经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正在成为热处理行业的一个品牌活动。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