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钨市价格上演冰火两重天


曾一度持续高价位运行的钨市场,近期一改往常的上涨态势,价格连续下跌,前后的变化仿佛"冰火两重天",由此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钨价何以下跌,后期走势如何? 
    

自去年以来,国内钨市场行情变化频繁,钨原料价格跌宕起伏。2004年初,钨精矿价格还只有2.5万元/吨,3个月后上升到4万元/吨,而到年底涨至4.3万元/吨。今年以来,钨精矿价格继续稳中趋涨,3月份的成交价突破8万元/吨,且继续一路攀升,10万元/吨、11万元/吨、12万元/吨、13万元/吨,可是到6月份,行情逆转,价格一路下滑,目前,国内的钨精矿价格每周跌幅达2000/吨。而钨铁(W70)市场价格从*高的22万元/吨左右,逐渐回落到18万元/吨左右,目前已跌至14.2万~14.5万元/吨。有时在一周内下跌的幅度达到5000~7000元/吨。 
    

据业内人士市场调研,钨市场行情的急剧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调控影响,钨市场压力增大。近年来,国家对矿产资源整顿力度不断加强,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近国务院批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遏制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而国务院早就下文,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四类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为抑制钨业无序发展,国土资源部自2002年起,就向全国钨矿下达了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去年,国家又取消13%的出口退税。*近国家发改委又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限制能耗高、污染大的铁合金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而人民币升值2%,又增加了钨产品的出口难度。这些调控"新政",给钨市产生很大影响,从事钨矿产开采和钨产品贸易的生产经营者产生恐慌心理,在钨市场价格趋跌情况下,难免降价促销,加速整个市场价格的回落。 
    

二是需求减弱,供需矛盾变化。长期以来国内外钨市场价格的持续冲高,如欧洲市场,钨精矿的初级加工品仲钨酸铵(APT)价格,今年2月初已涨到1977年以来的*高点。由于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刺激矿产的盲目开采,2004年,我国控制指标为5.2万吨,但全年产量估计突破8万吨。河南、江西、安徽等省扩大生产能力,2004年与2003年相比,采选产能增加7%;再加上废钨的利用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导致供需矛盾逐渐发生变化。而进入今年二季度之后,随着钢材市场大幅震荡波动,价格连续下跌,受其影响,钨产品需求不旺,销售不畅,有家贸易公司其它矿产品大都销售一空,而钨铁却还有8吨多。一些钨产品加工企业现在资源也不少,有家加工厂至今仍有80吨左右的钨铁。在市场需求减弱的压力之下,钨制品的价格不断下滑。 
    

三是前期钨市场价格暴涨有人为因素。很长时间以来,钨市场价格持续攀升,而过高的钨精矿价格与其价值已经背离,不是市场真实供需的实际情况,而是人为炒作,哄抬价格。一些中间商囤积居奇。当市场行情看跌时,一些贸易商恐慌性降价抛售,加速了市场价格的回落。 
    

四是钨产品进出口的变化。随着铁合金等矿产品出口退税的取消,以及国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钨铁出口量的增幅减少,今年1~5月份,钨铁累计出口量2911.15吨,比去年同期的2663.35吨增长9.3%;而钨铁的进口量下降,1~5月份累计进口仅0.51吨,比去年同期的29.97吨下降98.31%。钨产品进出口格局的变化,对国内市场供需产生一定影响。 
    

五是一些国家加大钨矿产的开采,国际钨市场供需变化。由于国际市场的钨价的不断高走,一些国家加大钨矿产的开发力度。据悉,澳大利亚、越南、朝鲜等国家,原本已经停止开采的钨矿山都已陆续重新开工,导致国际市场的钨资源增长。 
    

钨市场价格的高走与下滑,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时下季节性淡季已经来临,钨原料采购逐渐萎缩,而在前期钨原料市场价格存在"泡沫",为后市价格的下跌做了铺垫,何况目前钨原料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合理的价格体系和报价机制,一旦价格波动,便一落千丈,暴涨的风险随之而显现。 
    

其实,钨市场价格的回落,从某种角度看,也并非是件坏事。钨价的回落,对于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敲响警钟,加速行业的洗牌,促使我国钨工业的整个产业链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在中国钨业协会正在组织主要钨企业建立钨品价格协调机制,并已通过《中国钨业协会价格协调实施办法》。这些都有利于我国钨矿产业的合理开采,让有限的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使钨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