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化手段加速革新制造业商业模式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赛迪)共同主办,佛山市信息协会、赛迪网承办的“201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佛山论坛”论坛顺利召开。来自佛山市涉及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等多个行业的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以及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知名厂商代表和资深专家近200人参加了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专家包括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处调研员袁国清、美国驻广州总领馆领事舒凯(Mr. David Schroeder)、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帜光、广东省两化融合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广东省CIO联盟秘书长袁宏伟、佛山市信息协会秘书长颜乃谦以及深圳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李扬教授等。
新年伊始,中国制造业指数近几个月得到稳步回升,中国制造业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以及欧美等大国制造业回流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一年之初,更加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来推动制造业发展。所以,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中摸清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是每个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IT技术、市场研究、贸易问题研究的各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从当前国际贸易政策新动向和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布局两个面切入,旨在帮助中国制造企业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新形势, 避免由于对于新政策了解不透影响自己的业务发展;倡导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加速革新商业模式,加强软件资产管理,避免IT重复建设和低效投入;透析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洞察制造业信息化的机遇挑战及未来趋势。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处调研员袁国清出席并致辞,他指出,近年来,佛山市政府在推动佛山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上做出许多决策和努力,提出了建设‘云制造’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云制造’模式,推动百家规模企业实施生产设备、流程、能力的数字化改造。此外,他强调,佛山市旨在打造国际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必须依托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路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深圳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李扬教授就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IP风险及其对策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他用几个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性,他提出,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制造业涵盖领域之广,企业之多让我们必须对国际贸易中法规的变化保持高度的灵敏,以减少因为缺乏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知识而带来的贸易争端。
会上,李教授着重分析了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发展动向。近年来美国很多州通过新的立法或者通过已有法律的新解读和使用通过司法手段加大了对企业IT产品使用的管理力度。这些新法案和相关案件所体现出来非常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凡是企业在任何一个流程中使用了盗版和非法的IT产品,都可能被州政府和司法机关认定够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州检察总长或侵权企业的同业竞争对手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起诉。由于有权提起此类诉讼的一方并非相关软件或IT产品的知识产权人,因此实际上意味着涉嫌使用盗版和非法IT产品的企业在美被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被认定构成违法,被告不仅将面临高额赔偿和罚款(甚至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