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产量持续增长,钛加工材同比增长33.5%,钛制品出口大幅增长
据钛锆铪分会统计:2011年,中国有14家企业生产了海绵钛,总产量为64952t,同比增加了12.4%。14家企业中,遵义钛业和洛阳双瑞万基的产量过万吨,锦州华神、朝阳金达和唐山天赫的产量过5000t。
2011年,攀钢钛业进入海绵钛生产领域是行业内的一件大事,该企业设计规模为年产海绵钛15000t,2011年初步具备10000t/a的生产能力,2012年该企业的产量将会逐步放大。
2011年我国钛锭产量根据22家企业的统计,2011年我国共生产钛锭61778t,同比增长33.5%,其中宝钛股份生产钛锭20000t,宝钢特钢和西部材料两企业钛锭产量过5000t。
2011年我国钛粉产量据4家企业合计生产钛粉1225t,同比下降28.5%。
2011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根据30家企业的统计,2011年我国共生产钛加工材50962t,同比增长33.0%。
其中宝钛集团达到14861t,同比增长14.2%,占全国总产量的29.2%。西部材料继续高速增长,达到4921t,同比增长79.2%。宝钢特钢建成了板带生产线后,钛材产量也继续快速攀升,产量达3348t,同比增长73.1%。
2011年钛制品出口大幅增长,2011年,由于国外对钛材需求上升,美国海绵钛生产下降,中国海绵钛产能、产量及质量的进一步上升,中国海绵钛的出口量大幅上升,达到创纪录的8735t,净出口也达8501t。
2011年中国钛加工材进口量小幅上涨4.1%,为6386t;出口量则大幅上升49.0%,达到创纪录的11252t,这是中国钛材出口量*突破万吨;净出口量也达到4866t,大幅上涨243.2%。
我国钛行业大力开拓应用新领域
2011年,化工行业仍是我国*大的用钛领域,用钛量达27156t,占用钛总量的55.0%;其次是航空航天用钛量4080t,占总量的8.3%;其它依次是电力用钛3253t,占总量的6.6%;冶金用钛2742t,占总量的5.5%;真空制盐用钛2556t,占总量的5.2%;体育休闲业用钛2414t,占总量的4.8%。
从中国钛制品的几个*大销售领域来看,2011年化工、航空航天、电力(包括核电)、冶金、真空制盐和体育休闲6个领域用钛量占了全国钛消费量的85.4%。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年,上述6个领域对钛的需求强劲,再加上国际航空业逐步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因此2011年国际国内钛市场总体向好。
2012年,只要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8%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考虑到航空航天业仍将会快速发展,我国上述6个领域以及医疗、海洋工程和船舶业的用钛需求仍然向好,2012年仍将是钛行业持续发展的一年。
2011年我国钛工业技术进步显著
2011年,我国钛工业继续取得显著的进步。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子项、遵义钛业主持的《大型海绵钛还原蒸馏联合炉工艺技术开发》和抚顺钛业主持的《大型沸腾氯化炉工艺技术开发》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遵义钛业的海绵钛坨机械取出装备开发成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遵义钛业的电子级高纯钛开发取得成功,已试制出99.995%的高纯产品,并已进入产业化开发。
遵义钛业与中南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成功YT4000IV型过滤器,用金属膜管代替滤布进行TiCl4过滤,实现了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
洛阳双瑞万基狠抓海绵钛的绿色生产技术攻关,实现了海绵钛生产过程中的无废水排放。
唐山天赫“还原蒸馏炉直冷式冷凝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该装置的使用,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单炉产量。
宝钢特钢、湖南金天、云南钛业和洛阳725所的冷轧钛带生产线已建成,并进行了试生产,2011年已生产冷轧钛带约3000t,结束了我国无冷轧钛带的历史。
宝钛集团完成钛合金薄板扩能技术改造,钛合金薄板生产能力已达4500t/a。
宝钛集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大规格钛合金棒材的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已能稳定生产Φ350mm大规格钛合金棒材。
宝钛集团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开发钛挤压型材技术取得突破,已进入产品试制阶段。
宝钛集团开发成功BTi-62421S、BTi-6431S高温钛合金,BTi6554高强高韧钛合金,并获国家专利和国防专利。
西部超导公司和辽宁东港公司各自突破了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技术,已能生产TC4合金管材。
西部超导公司自主开发成功了双炉室真空自耗电弧炉系统,提高了设备的产能。
洛阳725所从德国引进的3600kW、双锭EB炉已投入生产。
南京宝泰特种材料公司购进制管机等设备,建成了钛焊轧管生产线。
西部超导公司获得了美国业绩评审协会(PRI)颁发的热处理NAOCAP论证证书,为公司进入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正视我国钛工业存在的问题 支持行业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
在2009年和20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