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赣州开幕
6月1日至2日,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赣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稀土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中国(赣州)稀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赣州开幕。中国稀土学会代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余永富、黄春辉,中国稀土学会名誉理事长周传典以及赣州市市长王昭悠,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懋奎,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洪昌等出席。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的稀土行业盛会。
我国稀土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现已成为世界*大的稀土生产国、稀土产品消费国和出口国。我国也是世界上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30%以上。几十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针对稀土资源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采、选、冶炼分离提取技术,并使其产业化,其中有的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或国际*水平。在科技创新上,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稀土的开发应用研究,无论是在传统应用还是在高新技术应用领域,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而且还极大地刺激了新产业的出现,稀土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
但是,我国稀土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过量开采、稀土分离冶炼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且造成产销严重失衡,市场恶性竞争,税费大量流失,全行业效益整体持续滑坡,独特的资源优势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而且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结构性矛盾的日益显露,稀土企业普遍负债累累、举步维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稀土产业整合重组和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加凸显,同时,国家对稀土产业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和总量控制,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关专家分析说,面对全球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国稀土产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制定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行业关键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对赣州稀土产业的发展,与会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赣州稀土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由原来的以原矿输出为主向分离冶炼为主的产业转化和升级,在稀土合金、稀土铸铁、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等中间产品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下一步,稀土产业应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整合为手段,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产业为主线,积极引导各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和深度加工领域集聚,用5至8年左右的时间,形成稀土三大产业结构体系,即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产业、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产业和稀土储氢电池材料及应用产业。王昭悠要求,各级矿产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要根据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矿产开发政策,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科学地调整产业布局,在引进资金的同时,要引进人才和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使赣州稀土产业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会议期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苏锵院士、张洪杰教授,北京大学严纯华教授等8位专家、教授就我国稀土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进展、行业运行态势及市场展望等诸多方面的主题作了学术报告。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