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西安产业发展新领地
方兴未艾的西安新材料高地
日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经开区签署了建设12个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的战略合作签约。这意味着在我市将形成一个集稀有金属研发、中间试验(中试)和产业化于一体,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化功能园区。
而之前的2011年12月26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基地二醋酸纤维丝束材料项目在经开区建设启动。12月24日,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中航重机在经开区奠基。
其实在西安,新材料产业得到“井喷”式发展的并不止经开一个区。航空基地联合航天四院,策划推进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西安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园。截至目前,航空基地已聚集重点新材料项目近30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0亿元。
统筹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西安已经逐渐形成了涵盖研发、中试及产业化等新材料研发全过程优势产业集群。
西安新材料产业的蓝图还很大
根据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的解读,“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将达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这对西安新材料产业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25%的年均增速代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意味着抓住了新材料,就抓住了转型升级的国家机遇。”在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贾生林看来,以经开区为代表的西安相关区域,把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突破产业成为一种必然。
针对新材料在制造业发展中核心支撑作用的产业特性,为推动该产业向国际*挺进,经开区确定了产业“裂变式”发展的“路径”,即构建两个链条,实现一个拓展。“一个链条是科研成果从研发,到中试,到产业化的成果转化链;另一个是转化及产业化后的产品向下游应用环节"裂变式"延伸形成的产业链,这方面的实践已经开始。”经开区经贸发展局负责人解释。
航空基地则确立了项目培育与产业链构建相结合,引导材料项目向上下游延伸,打造航空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平台相结合,不断增强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平台相结合,促进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三项推动新材料发展的原则。将新材料这一对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机体结构等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发展成为基地的核心竞争产业,形成以西安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园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项目聚集的良好局面。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