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工业向强国进军战略思考
这是我近期写的有关我国摩托车工业向世界强国进军的若干战略思考。它涵盖各个方面:如关于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搞自己的*产品;牢固树立质量*的思想,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搞摩托车,不要分散精力,要搞有独特的高端产品;企业要自律、积极,主动地进军国际市场,改进摩托车出口的若干措施等。在后边将对这几个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战略上的思考。当前针对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的*紧急突出的两个问题:消费税与禁(限)牌问题,要千方百计采取多渠道的解决方法,加以彻底解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扩大自主的知识产权,大搞技术创新。
首先说摩托车消费税问题。这一税种出台将近十年,每年按销售总额10%收取消费税,近十年收走50个亿,每年收掉5亿。本来这笔钱在企业可以作为技术创新的资金,一下就搞光了,企业没有资金怎么能技术创新、发展新产品。由于摩史的种种原因,实践证明这一税种是不科学的,是一种“粗放的税收理念”,因为摩托车本身不是消费品而是灵活机动的交通工具。相反真正的消费品如彩电、冰箱、空调、音响设备却一分钱消费税都不收,真是咄咄怪事!这种税收难道公平吗?!每年的两会上与会有关代表都为此事有专门提案,但都石沉大海收效甚微。代表无限感慨地写诗说:“十年风雨两茫茫,提案每年照样上,一纸空文发下来,两会代表愁断肠”。像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当年写《红楼梦》的心情是一样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何其相似乃尔。一直拖了十年没能解决。流水落花春去也,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又来了,消费税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现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探取措施,有望解决此问题,摩托车业近三百多万职工,如大旱之望云霓,翘首以待!
禁(限)摩问题也是近几年来困扰摩托车工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全国有170个城市“禁摩”,每年影响400万辆摩托车的销售,销售额200个亿,连续五年1000鲆诘纳芰θ糠趴眨庵炙鹗遣挥Φ钡模翟诳上В 敖Α北旧硎抵适侨ㄓ敕ǖ亩氛俏す窕救ɡ头勺鹧系奈侍狻!敖Α惫晃シ浮断芊ā贰⑶址腹竦淖杂桑シ础兜缆方煌ò踩ā罚シ础缎姓砜煞ā返挠泄毓娑ǎシ础读⒎ā贩āK娑ㄖ卮笪侍馍婕暗焦袂猩砝娴奈侍猓匦胝髑蠊竦囊饧荒艹す僖庵镜芈依础T诠埠凸?号主席令批准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8章124条没有哪一条是限制或不准摩托车进城的。各地政府“禁摩”令侵犯了公民出行自由的选择权与国家道路的使用权。”弱势群体“几千元买辆摩托车容易吗?!他(她)们要为生计而奔波。”禁摩“剥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力,使她们处于失业痛苦之中,从而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矛盾,不利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法律的角度看,“禁摩”是违法的,因为它与国家的上位法发生矛盾,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地方法规、决定、办法等等,统统都是不对的,无效的,都必须改正!从哲学观点看,地方政府出台的”禁摩“有关规定,都是坐轿车的某些人的”长官意志“的产物。他们认为”可以指挥一切,调动一切“,这种唯意志论是英雄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从辩证法来看是相互矛盾的,他们口口声声地说“为人民服务”,实际搞的是为“长官服务”,这是他们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的“错位”和悲哀,应当走出误区,端正服务态度。从理论上看“禁摩”是行不通的,他们理论脱离实际目标。各地方政府“禁摩”令综合起来,有四条理由:(1)是阻碍城市交通;(2)多发交通事故;(3)城市污染严重;(4)影响城市形象。
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摩托车怎么能影响交通呢?!它改善了交通,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调查广东江门,摩托车改善了交通条件,现场调查在一分钟内轿车通过一辆,而摩托车是16辆;交通事故多那是轿车而不是摩托车。100起事故,摩托车只占10起,90次是轿车(其它车占少数);城市环境污染主要不是碳氢化物和一氧化碳,据权威调查,一辆轿车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碳是摩托车的10倍以上,城市形象不理想那不是摩托车的问题。我们理解城市形象主要是要搞好人民的生活,极大地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不是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华而不实的东西。
说到底,“禁摩”是个管理问题,强化交通指挥问题和综合素质问题,不能因为政府某些部门有病,而让老百姓替你们吃药,那是号错了脉,吃错了药,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是根本行不通的。与此同时,要对所有骑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培训,严守交通法规,强化安全意识,不经培训不能骑摩托车。现在湖南长沙市,反禁摩斗争近期有突破性进展,原因是今年暑假期间,陈树、戴彬、陈杏三位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对“双禁”(禁微轿和摩托车简称“双禁”)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社会调查,并写了一篇近两万字的精彩的、有份量的报告。受到温总理的赞扬,他指示有关部门加以研究采取解决措施。国家发改委写给三位同学的信中说:“作为大学生,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利用暑期对这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的精神令我们表示钦佩。目前,部分城市‘禁摩’、‘禁微’的一些作法,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建设节约社会的精神是相悖的。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随着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逐步落实,包括‘双禁’问题在内的一些实际问题将得到积极解决”。
从以上文字来看,国务院领导同志,以及发改委的态度十分明确、清楚,就是“双禁”是不对的,地方政府的轻举妄动,盲目跟风是错误的,应当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但事实不会那么简单,他们还会找很多借口,我行我素进行“对抗”,同上位法“叫板”,这是一场权与法的斗争,是解放“弱势群体”和生产力的斗争。战斗未有穷期,任重道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们战略上要持久,战术上要速决。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解决,积小胜为大胜。解决全国170个城市“双禁”问题没有2-3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坚冰开始打破,航道即将开通,还不是欢庆胜利的时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还要继续保持战斗的姿态,丝毫不能松动。以上是目前影响摩托车工业*突出的两个焦点、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必须上下齐努力痛下决心加以解决。绝不能再犹豫观望,久拖不决。
以下再逐次对影响我国摩托车发展的几个战略性问题展开探讨。
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大创新力度打自己的*产品。品牌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我国摩托车目前还没有世界*,能否在“十一五规划”中搞出3-5个世界*,让中国制造的*铁骑在世界驰聘,那将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个目标振奋精神努力奋斗!
为了逐步推出中国制造的*流产品(MADE IN CHINA NUMBER ONE)必须加强研发力量和资金投入,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资金因素外,还有人才和技术力量的加强。在现有布局“四大版块”(重庆、江浙、广东、鲁豫)齐头并进,有序地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我们要坚持“科技兴摩”在摩托车工业“十一·五”专题规划草案中提出国内自主品牌,除现有的几个外,如大长江、新大洲、嘉陵、建设、钱江、轻骑、金城、宗申、力帆、隆鑫、大阳、五羊、天马等,这些厂的产品,全部达到欧Ⅱ标准,有的要向欧Ⅲ进军,国内*要发展到15个以上。前段时间亚洲博鳌论坛有人发出不和谐音,认为中国不需要开发自主品牌,一时搞得沸沸扬扬,这是脱离中国国情彻头彻尾的谬论。
牢固树立质量*的思想,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的形象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质量在企业有*后一票否决权,其他都好就是质量不行那就要推倒重来。工厂要树立对产品目标,先要做强,然后再做大,要牢固树立“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的理念,重塑企业的形象。中国*是要质量来保证的,没有质量保证将是华而不实,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
各摩托车企业要集中精力搞摩托车,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能三心二意,“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分散财力、人力、物力结果落得个“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在摩托车界是有教训的。要像大长江那样,全心全意,集中优势力量搞摩托车,而且搞出了大名堂,不论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自主开发,有自己的*高端产品,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今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突破180万辆,是全行业的标兵、领头羊、带头雁,是南国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值得摩托车全行业学习、借鉴和推广。
企业要自律、积极、主动地进军国际市场。现已出口到世界157个国家400万辆。中国制造的摩托车应当是*流的,中国铁骑要踏遍全世界。要开拓*流的产品,*流的服务,*流的市场。南京金城集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出口40万辆创汇1.3亿美元。摩托车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前景广阔。但是要探讨一下外贸出口的管理机制,要改变外贸出口长期以来存在的“通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是不行的,要改革放权。为此,我曾写给商务部长薄熙来同志的一封有关改进外贸出口的信中有五条建议,我认为是可行的。出口产品一定要确保质量,把好标准关、质量关、低格关、交货关,搞好销后服务。国内国外都要做强做大。与此同时,要时刻警惕国外集团或国家,对华进行贸易封锁制裁,或反倾销,要有明确的预警方案,“山雨欲来风满楼”要有备无患。国际商贸充满变数不得不防,要有忧患意识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