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海外并购是一条迅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捷径,但捷径往往不好走。多位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海外并购后的整合是国内企业*头疼的问题。中外双方在管理理念、文化及价值观上差异都影响着并购的效果,一不小心就成了“接债侠”。
曾经成功收购斯洛伐克一家轴承制造企业的宁波天胜轴承集团,在跨国并购上先行一步。企业负责人提到,因为两国的文化、市场经济程度等各方面差异很大,比如如何处理以前留下的劳资纠纷,双方磨合了两年时间才*终走上正轨。
“现在大家都知道在海外并购前,要对被收购的企业进行详尽的财务研究,然而可能还会忽略来自于当地政府、政策法规、劳工组织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宁波均胜投资集团在收购德国普瑞的过程中,前后也持续了3年,招招出手慎重,不仅花重金聘请了专业的中介机构做商业尽职调查,而且做了精细的方案设计和组织协商等工作,保证了收购的顺利进行。
4年内连续多起海外并购,均胜培养出了一支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管理团队,对跨国并购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体系和框架。“不仅能够买下来,还能驾驭好。”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