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宁海模具人,写出中国第一本县级模具志

宁海模具人   写出中国*本县级模具志

经过两年多的编纂工作,《宁海模具志》一书基本成稿,即将出版。“中国模具之乡”要有自己的模具志,这个想法诞生于20多年前,但县模具协会查询以后才知道,模具志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县级模具志更是闻所未闻。

时隔20多年,他们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资源,开创县级模具志这个先河?这本40余万字的志书,又记载了些什么内容?又是哪些人,为了这本行外人不太看得懂的书,投入了这么多心血?

宁海是中国模具产业高地,以150亿元的产值为中国模具工业贡献了约5%的份额。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所列的12类模具,宁海都能制造。“有人说,宁海是模具界的‘黄埔军校’,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周永泰这样评价宁海。

今年,距离宁海开出*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模具已有67年了。有人说,“再不编就来不及了。”当第二代、第三代模具人渐渐退出技术和管理岗位,他们决定探寻前辈的足迹、讲出自己的经历,为自己投入一生的行业绘制清晰的全貌。

这是一颗巨树

每天早上7点半之前,78岁的鲍明飞都会准时来到宁海县*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四楼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1984年,他创办了这家企业。如今,子女已经全面接班,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模具志上。他说:“我们三任模具协会会长都想编模具志,但是难度太大,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都是模具人,文化程度低,写作能力不强。而且,有些当事人已经过世,必须寻访后人,工作量很大。现在,胡仁宝会长下定了决心,我又能从企业抽身出来,就集中精力完成几代模具人的心愿。”

鲍明飞出身于铜匠世家,父亲是铜匠,哥哥鲍明光是宁海“铜匠帮”领头人,自小耳濡目染,手艺基础扎实。1964年,他进入农具五金厂做学徒,开始接触模具制造,很快就脱颖而出。创业后,更是因为相继开发出多个“国内*套”模具并出口到香港,一时被称为“模具大王”。

60年模具制造生涯,见证了宁海模具萌芽、崛起、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经常和其他模具企业交流技术,还曾经担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模具工业联合会会长,鲍明飞可以说是对宁海模具产业*知根知底的人。

“巨树”,鲍明飞这样形容宁海的模具产业。宁海的模具产业好比是一棵榕树。母树,2000多家模具相关企业、5万名从业人员,是宁海的独有盛景。数万名宁海模具人南下北上西行,在至少17个省(市、自治区)创办规模企业,则是一根根气根,潜入广袤产业沃土,落地生根。

要绘制出这棵巨树的全貌,难度可想而知。“20多年来,我们虽然没有着手编志,但一直在为此做准备。模具协会的周末沙龙连续举行了10年,我们在这里交流技术和管理,也讨论宁海模具的发展历程。宁海模具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个商品模是什么时候开发的,大家共同探讨,纠正记忆偏差,渐渐达成共识,才有信心和底气开始编志。”鲍明飞说,《宁海模具》会刊也持续办了16年,每年4期,有相当多的资料积累。

寻找*代模具人

鲍明飞、郑学武、蔡能平、陈育勤,在《宁海模具志》核心编纂团队里,郑学武是*不懂模具的人,但他曾主编过几本志书,对于篇目设置、体例规范等非常严谨,对真实性要求非常高。

“模具志难编,难在历史文件档案难找,很多根本没有。早期的模具企业,分布在各个乡镇,有不少社队企业,随着企业解体,资料早已散失。要还原这段历史,必须找到*代模具人,采访他们的后人、徒弟,用口述史、个人史的角度,记录真实的历史。”郑学武说,模具志一共有10个篇目,其中《往事回顾》《模具人家》《人物追忆》就是用这种方式还原历史。

对于*代宁海模具人是怎么诞生的,大家曾有意见分歧。宁海“五匠之乡”盛名在外,很多人都认为宁海模具人就是小铜匠转行而来的。深入探究后,大家认为这种表述并不严谨。一批解放前就外出闯荡的宁海小铜匠,进入上海的工厂成为机械工人,掌握了基础的模具制造技术。这些人,一部分解放后回到宁海,与本地的小铜匠合流,成为宁海*代模具人。

马贞祥就是其中的代表,曾经在上海开过五金作坊的他,对后辈青年悉心指点、倾囊相授,培养了一大批模具人才,很多老一辈模具人至今对他念念不忘。同样,曾在上海做学徒的金良治,为岳井农机厂引进了上海长江刻字厂的刻字机(仿型铣)图纸并研发成功,成为长街雕刻机产业的奠基人。上海老钳工师傅蒋济臣,则为强蛟上蒲村早期胶木、五金产业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理清宁海模具业的发展脉络,必须寻访这些人的后代或徒弟,过程虽然艰辛,但收获很大。编纂组寻访到90岁的老人范金香时,她耳聪目明、身体硬朗,清晰地回忆起在1957年,在宁海五金厂厂长鲍明光的动员下,她和工友王如庆说服老板,把胶木机、模具和业务关系从上海带到宁海,开始生产胶木产品。“这把宁海的胶木生产的记载整整提前了7年。”鲍明飞说。

几年来的追根溯源,让历史的脉络日渐清晰:1957年,宁海五金厂采用冲压机床结合模具,生产“农用手摇喷雾器”金属零件成功,宁海冲压模具从此起步;1958年,五金厂有钳工基础的青年职工,到上海工厂考察学习,开始独立开发胶木模具;1969年8月,宁海矿山机电厂为黑龙江大庆建工仪表厂开发了一套“钳型三用测量电表”模具,这是宁海生产的*副塑料模具……

一本模具志,半部创业史

陈育勤曾在宁海通用机械厂工作多年,后来成为县技工学校副校长,既了解机械、模具,也了解教育和宁海产业界。他是《宁海模具志》的副主编。

“上世纪80年代,宁海只有通用厂有行车、铣床、镗床等大型设备,全县大型模具都要送到这里来加工,那些老板我都认识。他们学历不高,但学习能力强,市场嗅觉灵敏,企业发展得很快。”陈育勤说,追溯宁海模具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感慨很深——一本模具志,半部创业史,模具业可以说是宁海的“产业之根”。

紧跟时代步伐,服务百姓生活,宁海产业发展的轨迹非常清晰。上世纪60年代,农村家庭用上了电灯,宁海风行生产胶木产品,有些地方甚至村村都有胶木厂。70年代,拖拉机、自行车开始普及,梅林等地的橡胶产业开始萌芽。80至90年代,电器、自来水、煤气进入普通家庭,也是宁海注塑加工业、五金业发展*快的阶段。

这些产业的基础都是模具。有人说,没有宁海的五金模具,就无法支撑起宁波的表阀行业。在家电领域,“白兰”“水仙”“金鱼”牌洗衣机,“双鹿”“航天”“利勃海尔”牌冰箱,“金星”“西湖”“长虹”牌电视,全国家电先驱品牌都从宁海采购注塑模具和部件,有些企业甚至在宁海设立办事处,保障模具和产品供应。

正是强大的模具技术支撑,宁海文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汽配、灯具等产业开始迅速崛起。

1980年,宁海*家民营企业西店东海电器厂成立,主要生产模具和家电配件,这是冰洗家电“隐形巨人”吉德电器的前身。

1987年,宁海塑料品厂开发出国内首套彩电显像管输出变压器塑料线圈骨架模具,产品完全替代进口,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这是宁海*家上市公司双林集团的前身。

1988年,宁海县文教用品厂成立,厂里*重要的资产是一台注塑机,这是宁海*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得力集团的前身。

从模具起家,向产业链下游渗透,做产品、做品牌,是宁海企业的典型发展轨迹。陈育勤说,这些企业虽然不能归类为模具企业,但都保留了模具工厂或者模具车间,也都是宁海模具协会的成员单位,在《企业选介》中录入这些企业,还原那段重要的初创期,是对宁海模具业的一个重要补充。

说出我的故事

“这是一本真正模具人写出来的模具志,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模具企业老板自己撰稿的。因为有些历史事实需要慢慢回忆,还要和亲历者沟通核对事实,仅靠我们采访,写出来的稿子不够深入、也不准确,所以我们鼓励模具人自己动手写。”蔡能平从2007年起一直担任县模具协会秘书长,也是模具志主编之一。他说,也有一些老板实在太忙没时间写,上市公司春秋电子董事长薛革文的创业经历,就是他在苏州出差时抽空采访写出来的。

编纂模具志,模具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是*的,也带来一个问题——有些稿件太长了。大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严伟法在写创业历程时,把童年时宁海县车辆配件厂的生产场景、苦练手艺的经历、如饥似渴到处寻找模具书籍等细节一一进行了还原,但文字超过1.4万字。文稿*后作了大幅删减处理,他对此态度很超脱,“这个版本我可以留给儿子看。”

葛宁贵是编纂模具志*积极的参与者,他1979年就招工进入手工业管理局(二轻系统前身),开过模具、做过文书、参与过企业整顿,还曾在广东工作四年,不但了解二轻、乡镇企业两大系统的模具企业,对“万名模工下岭南”的场景也记忆深刻。

“我是小汀人,村里学模具的人多,小时候村里来了上海钳工师傅,村里人非常热情,像供佛一样把他供起来。那时候,我就决定长大以后要开模具。”葛宁贵知道宁海人乡土情结重,都认为自己村的模具技艺*好,但是模具志必须尊重事实,让每个人看了心服口服。比如说,宁海的压铸模具到底起源于黄坛还是前童,各村看法不一,他通过查询资料、询问当事人,*后确认是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成立的黄坛农机阀门厂。

凡有模具制造的工厂都有宁海人,深圳、佛山、惠州、中山都有千名以上宁海模具工,东莞则有数千名,车间里的抛光女工都能听得懂宁海话;虽然收入是普工的10-20倍,但一个月经常工作400个小时以上;一些年轻的宁海模具师傅,已经在当地成立了模具小作坊,俗称模房……葛宁贵的记述,为外出闯荡的宁海模具人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有情怀,也有思考

模具人都有模具情结。鲍明飞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日本专家到东大街考察,看着衣服油腻的模具工埋头干活,闻着混合了机油和柴油的气味,变得非常激动,说:“我年轻的时候,日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回国后,专家寄来了一份报纸,他拍的东大街照片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鲍明飞对这种感情很有共鸣。葛宁贵也说:“对模具的感情很难割舍,就像我,虽然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一听到机器开动的声音就浑身舒坦。”

他们非常自豪于宁海模具科技、管理、教育上的创新。1987年起被广泛采纳的模具钳工作业承包制,是生产管理上的革命性创新,实现扁平化管理,让很多钳工组长走上创业道路。建立了系统的模具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引企入校、产教融合,可以批量培养模具人才。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进全县*家院士工作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荣耀,也有痛楚。宁海*届模具协会有29家企业会员,能够生存到现在的只有十来家。对于宁海模具业存在的问题、错失的机会要不要指出来,争论是免不了的。石世铫、袁哲模、顾初青等一批老模具人,专门负责对模具志“挑刺”,石世铫提出来的建议*多。

这位老模具人的较真是出了名的,在智能手机普及前,不管春夏秋冬,他腰间总挂着一架微型数码相机,用来拍形形色色的模具和相关资料。2011年起,他连续出版了近350万字的6部模具专著,其中多部著作被高校作为教材使用。他说:“宁海模具取得的成就要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也要讲出来,这样才能让后来的人少走一些弯路。”

黄岩模具业的进步我们如何借鉴?模具企业如何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从内部培养人才?如何杜绝隐形浪费现象?……模具志中《考察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望未来》则建议鼓励良性竞争、实现协同创新、应用先进技术、发展职业教育等。

“编写模具志,不仅是对宁海模具业的回顾,对模具前辈的致敬,也希望这是一本对当代模具人有用的书,他们能够从中汲取营养,珍视工匠精神,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鲍明飞说。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