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会议2005年3月24~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23个分中心和机械设计分会、物流工程分会、包装协会的代表出席会议;铸造分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热处理分会、机械传动分会、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的代表也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副主任、继续教育处处长李先正同志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天虎到会并讲话。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副主任、继续教育处副处长罗平同志向与会代表通报了中国科协在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中承担的工作及今后安排;并作了2004年资格认证工作的总结和2005年工作安排建议。
会上,山西、江苏、甘肃、浙江、广东等分中心代表进行了工作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就罗平同志所做的发言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会议认为,2004年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在认真落实理事会的要求,坚持质量*,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果。2004年全国有772人报名,702人参加了“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通过2004年资格认证工作的试运行,大家感觉到:*、考试部门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是认证工作的一部分,15个分中心在开考工作中进行了各种协调工作,得到了各级考试部门的大力支持,理顺了与考试部门的工作关系,顺利地举行了“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第二、重视宣传工作,我会和各分中心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全国先后有几百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有关报导,浙江省分中心还举行了大型的新闻发布会。广东省举行了向培训机构授牌的仪式,这些宣传活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第三、强调社会认可。资格认证一定要突出社会认可,各分中心(地方学会)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动员会员单位将企业工程帅职称评审纳入到学会的认证体系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第四、*“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是成功的,考生反映试题体现了“工程”特点与技能要求,虽然还需进一步改进,但已基本达到了对“工程师”的考核要求。考试过程严格。我会和分中心(地方学会)的负责人都分别视察考场。
会议对2005年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积极争取对学会认证的政策支持
会议认为学会开展认证工作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利用国家即将进行的工程师制度改革和启动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契机,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力争将
学会认证工作纳入国家认证体系。
二、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推进学会资格认证的工作
2005年工作按照“正确定位、准备条件、把握原则”的要求,重点要加强完善自身建设。积极推进和总结现有分中心的经验,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和管理资格认证体系,完善学会认证的工作机制。在2005年将考试、认证、职业发展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已开考的分中心进一步加大宣传,未开考的分中心今年要完成开考任务。
根据中国科协的精神,会议确定从2005年起暂不审批新的分中心。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