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陶瓷产业园区致力营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先后投入5.72亿元,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绿化11.6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运。园区还配套成立招商、建设、管理服务等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随着园区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00多家。园区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了德国杜塞拉姆公司、英国工业陶瓷巨头摩根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去年园区实际到账外资近5000万美元。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争分夺秒开足马力生产,为全镇经济实现“双过半”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陶瓷产业园区着力引进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园区的集聚效应凸显,逐渐构架起以陶瓷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产业为主、节能环保产业等多种产业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格局。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硝子工业陶瓷株式会社等企业投资2980万美元的*耐火材料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后将年产水泥窑用*耐火材料3.4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4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由银茂控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集团下属欧司朗有限公司总投资4350万欧元,合资新建的年产2000吨稀土荧光粉项目一期工程10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工程新增的10条生产线项目也已启动。项目全部完工后,年销售可达20亿元。由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水泥木丝板项目,明年将全面竣工达产,可望实现年销售20亿元。目前,园区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在建的6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让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园区组织多家企业走访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推动产学研合作。其中,瑞尔精机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就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同时,园区还投资2亿元与高校合作,建立了设计研发和检测中心,为园区企业提档升级提供平台。一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致力先进建筑陶瓷的开发,利用太湖淤泥制造不燃型建筑墙体保温材料,填补了国内建筑保温无机材料的*,该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吉泰电子、陶都电力等企业“抱团”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生产的功能陶瓷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并参与了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在同行业中获得了“话语权”。其中,宜兴电子器件总厂还承担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新产品研制项目,其生产的金属封装外壳在“神六”工程中配套使用。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