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稀有金属的钨近日价格持续上涨并创*高纪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占世界钨产量80%的中国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内需而减少了对外出口。
钨在高温下硬度高,作为汽车零部件和印刷电路基板等开孔用超硬工具的小型钻具而受到用户欢迎。作为国际价格指标的中国产APT(钨酸铵)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价比去年1月末的水平猛升了2.2倍左右。
中国钨中间产品出口量在2001年以前一直远大于国内用量,从2002年起开始逆转为内需增长快于出口,但到2003年出口量仍比内需量高4500t。从2004年上半年数字对比分析,出口量为1.165万t,而内需已达1.2万t,开始大于出口量,归因于中国汽车、数码家电产量上升带来对超硬工具的需求兴旺。
中国政府为适应内需增长,于去年1月将APT的出口退税由15%降至5%,同时采用出口许可证控制出口;矿山从节约资源出发,禁止滥开乱采,加上中间商抢购,不仅使价格快速上涨,并使2004的出口量比上年减少了10%。受此影响,钨矿国际价格从今年初62~64美元/t涨到3月上旬的86~95美元/t(合43.7%)。在矿石价格上涨的带动下,APT的国际价同步上涨。为此,在供不应求的环境下,日本用户只得接受中国出口商的涨价要求。日本综合商社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尚需时日,中国国内对钨的需求短时难以下降,从而认为APT的价格今年有可能达更高的水平。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