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体转化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中,以Cf/SiC和SiCf/SiC体系发展*快,国内主要以固态聚碳硅烷(PCS)作为SiC的先驱体,存在的不足是:需要溶解于有机溶剂,降低了浸渍效率,带来了污染;PCS本身不能交联,热解后发泡;PCS陶瓷收率不高;价格较为昂贵。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核能材料工程实验室团队对上述液态副产物开展再利用的研究。在该研究中,实验室科研人员对液态副产物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为重均分子量在200-800之间、主链为Si-C结构的液态低分子量PCS。进一步,向其中引入“C=C”活性基团,制备了可转化为SiOC陶瓷的液态先驱体(LC-PCS)。
LC-PCS具有如下特征:①室温粘度约30mPa·s;②在400℃以下可充分交联;③陶瓷收率大于70%。*后,分别以LC-PCS和PCS为先驱体,通过PIP工艺制备CMCs。
结果表明,得到致密样品所需的“浸渍-裂解”周期从14个降低到10个。可见,新的合成路径从先驱体本身和复材制备过程两个环节降低了CMCs的成本,制备了可在1000~1300℃服役的高性价比CMCs。液态副产物的再利用也实现了PCS的绿色合成,体现了环境效益。该项研究成果对于军用和核用高端材料进入民用领域铺平了道路。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