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成企业利润*大“杀手”
北大阿里联合发布沿海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报告
近日,《2011年沿海三地区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发布。据悉,2011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相继在浙江、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内小微企业*为聚集的区域,完成了以探清小企业生存状况为目的的系统调研。报告认为,2011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地小微企业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是沿海三地区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报告认为,高企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各地小微企业利润的*大"杀手"。根据其数据显示,三个地区中,认为原材料上涨的受调研小微企业均超过50%,认为员工工资上涨的受调研小微企业也超过50%,认为人民币升值影响经营的受调研小微企业也达到30%左右。
而虽然三地小企业面临的困境颇为类似,但在三地的具体表现却呈现出差异性。同样面对成本的压力,作为长三角小微企业发展典型的浙江省,受成本上升影响情况尤其突出,认为原材料和员工工资上涨的受调研小微企业都超过了80%。与 2010年前相比,浙江省小微企业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比珠三角、环渤海等地更加明显。有不少浙江省小微企业表示为了降低成本,已转向中西部或北方的成本较低、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建厂生产。
而面对订单,环渤海地区小微企业的订单形势更加紧迫。环渤海地区小微企业主习惯依赖个体经验以及所谓人脉关系,对于电子商务等新兴工具的应用落后于其他区域,同时该区域没有形成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那样的产业集群效应,专业市场相对不发达,也抑制了产品销路。同时,在环渤海地区,客户拖欠货款现象也更趋严重。
另外,2011年浙江省有接近40%的受调研小微企业开工率在90%以上,而开工率在50%以下的受调研小微企业仅占21%,珠三角分别为34%和21%。在环渤海地区,2011年环渤海小微企业开工率加权平均值为71%,相比较2010年70%的开工率加权平均值,波动不大。此外,沿海三地区的用工人数也并没有大幅减少。
报告认为,小微企业对于政府政策,*为渴望的是"减负"。 报告建议国家应坚持宏观调控政策,降低通胀水平,缓解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压力,配合宏观政策,可以采用减税、减免相关费用,以及给予用工补贴等手段,来具体减轻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难得到满足的现状,报告建议发展扶持服务于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鼓励其进行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信贷技术和理念的创新,与银行形成互补,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另外,报告调研结果还显示,在实现融资的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主要借款渠道仍是亲戚朋友。浙江省通过亲戚朋友借款比例是47%,珠三角是34%,环渤海地区是31%。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