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工业正走向“大制造业”
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始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制造业较为发达,其水平位居世界*。发达国家均把制造业作为强国之本,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以迎接世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国有关部门曾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对近年来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分析认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支柱的当今世界制造业,正朝着广义上“大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其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
“大制造业”表现之全球化
随着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化战略已成为指导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重要战略之一。这轮跨国制造公司新型全球化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制造出*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造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销售,并提供售后服务。二是制造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销售。如波音747飞机含有约450万个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的1000多家大企业和15000多家小企业。
制造业的全球化,使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营销、资本运作、服务以及研究开发均扩大到全球。世界装备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新分布和整合,即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和内部网,与其他合作伙伴建立动态联盟,从一个无国界的市场中实现异地设计、异地制造和远程销售。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企业结构与地区、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新型专业承包制造业EMS(电子制造服务)和ECM(电子合同制造)发展迅速,不仅使世界电子工业受到了影响,并将对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分工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制造业”表现之集群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在产业集群化中,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某一区域有机地聚集在一起,这些在地理上较为集中的企业、相关机构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赢得核心竞争力。例如英国共有154个产业集群,分布在18个地区,美国的硅谷、德国索林根刀具业群和斯图加特机床业群等,也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大制造业”表现之信息化
近年来,制造业的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并逐渐向制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将实现产业的信息化、软件化、高附加值化。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产品发展看,表现为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网络化。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