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经有至少6家企业拿到了商务部发放的稀土两用物质出口许可证件,另有多家上市公司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流程正在不断推进。
光大证券提到,近年来,政策面持续强化了从“总量控制”到“出口管制”的供给端约束,也使得稀土行业的“稀缺性溢价”更加凸显。
2023年工信部发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增幅2.8%,重点支持高性能钕铁硼研发。
2024年国务院将稀土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北方稀土牵头组建“稀土创新联合体”。
2025年商务部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而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风电等行业爆发式增长,对稀土永磁的需求将持续提升。
机构预计,2025年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提升,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可达5.8万吨,其中中国达3.4万吨。
在风电领域,到2025年永磁直驱机渗透率有望增长至35%,以此计算得到全球风电装机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量将超过3万吨,其中接近一半来源于中国。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到2030年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量或将超过9万吨。
展望后市,高盛预计全球稀土永磁需求年复合增长12%,其中新能源车占比将达35%。国内机构则指出随着风电、机器人领域需求爆发,国内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已大幅提升。《2024-2029年中国稀土永磁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测,2025年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超过30万吨。
具体到A股市场,截至2025年5月,稀土永磁板块平均估值高于沪深300整体水平,体现出市场对相关行业前景的积极预期。可关注出口管制下拥有许可证企业的政策红利,以及受益于技术突破、或需求弹性提升带来的溢价。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