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供需矛盾仍在加剧
近日,有色金属价格再度走强,已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如LME锌从调整后的低点上涨了23%,离前期高点只有一步之遥;LME铜上涨了19%,也很快升到前期高点;镍更是一路上扬,从低点已大涨了47.4%,并屡创新高。从各因素判断,有色金属价格牛市格局并没有改变。
前期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始自美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高于预期,这使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加大。美联储也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由此点燃了全球股市剧烈动荡的导火索,并波及了期货市场。同时,美元加息也使流动性抽紧,带动投机资金撤离期货市场。
但我们认为,这只是牛市中的小插曲,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价格的牛市格局。从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面来看,其强劲程度应该是2001年来*好的,并且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超过去年。今年以来的主要宏观数据亦表明,全球经济对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的吸纳能力远超出市场预期。对我国经济来说,这一轮调控不会对运行趋势产生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影响。而且在中长期内,经济的基本趋势和资产重估的基本趋势都不会受到根本影响。因此,今年的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率将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作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色金属消费具有较强的刚性,价格的持续高企并未对消费构成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供应问题再度成为困扰市场的重要因素。而且除金属铝外,全球主要有色金属的库存仍然处于历史低点。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至少2006年有色金属价格仍将是一年牛市。我们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投资评级仍然为“向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经历了较大跌幅,但5月11日以来,除金属铅外,主要有色金属交易所库存仍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镍、铜和锌,5月11日以来伦敦交易所库存分别下降56.0%、17.4%和12.9%。这表明供需紧张的状况仍在加剧。
另外,来自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的*新预测认为,2006年全球不锈钢产量将增长8.6%,其中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我国的贡献。2006年亚洲不锈钢产量可望达1375万吨,同比增长10%,而我国将会成为全球*大的不锈钢生产国。ISSF同时预测,2007年全球不锈钢产量仍将会保持增长,虽然增速可能会放缓到5%左右。由于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镍用于不锈钢的生产,因此预期镍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速。
硬质合金是钨的*重要消费领域,约占全部钨消费的一半以上,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能源、矿山开采、制造业和电子等各个领域。2003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带动了制造业和电子行业的增长,并增加了对硬质合金的需求。此外,对石油、铁矿石、煤炭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也明显增加。这也推动了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对石油和矿山开采等上游资源领域投资大幅增加,并带动了硬质合金产品需求的增长。我们对未来几年全球以及我国硬质合金的需求增长较为乐观。
但5月底以来,现货氧化铝价格再度下跌,目前MB报价已从5月份的580美元/吨下跌到540美元/吨。而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进口氧化铝的港口的交货价也已降至500美元/吨,含税价合5200元/吨,已低于中铝5650元/吨的国产价格。而信发集团的国产氧化铝报价更是只有5000元/吨。显然,中铝的氧化铝价格正面临着较大的下调压力。不过,氧化铝价格下跌对电解铝行业却是个好消息。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