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山西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燃”起来

厚度仅有0.006毫米的超薄“手撕铜”可连续生产2万米;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举行;形成从上游铜开采、中游铜冶炼到下游铜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作为我省新增的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之一,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正凭借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自给率和工艺先进、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为我省经济发展输入新动能。

一卷金属材料,展开后却薄如蝉翼,用手轻拉便能撕开,被形象地称为“手撕铜”。这种厚度只有0.006毫米的铜箔,不仅能够抵抗反复的折叠,还具备强大的耐腐蚀能力,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宠儿”。

走进山西北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铜新材料”)宽敞明亮的铜箔事业部,记者看到,铜箔可逆精轧机、铜箔表面处理机、铜箔退火炉等大型装备整齐置于车间内。由上游冶炼企业提供的铜板通过轧制、脱脂清洗、分切等生产环节后,轧制出的产品即为一张张的“手撕铜”。

“这种‘手撕铜’就是我们企业生产的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它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北铜新材料负责人介绍道,“这些生产设备主要从美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同时引进了国内部分头部企业生产的高端设备,工艺先进,装备水平国际*。”

记者了解到,铜基新材料是由铜及铜合金加工而成。随着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下游应用市场对高性能、低能耗、高精度的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现阶段,铜作为工业材料、新材料等重要的金属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

产业链蓬勃发展,链上企业也动力满满。在太原市中北高新区半导体材料专业镇,以生产高精度铜合金带材产品为主的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西春雷”),7月份再次刷新了月产量的*高纪录,这得益于他们进行的生产线数字化升级和产品数字化研发。

“我们通过数字转换——PIC耦合技术和网络转换技术,将全线技术进行了整体采集。现在我们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全部在线数据,将数字进行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和数据的融合。”晋西春雷科技部部长段庆阳表示。

用数智技术*产业优化升级,2023年,晋西春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全国排名前三。据介绍,目前晋西春雷已与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供货。下一步,将继续进行铜合金材料研究,提升高精度铜带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预计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20%。

走访这些企业后不难发现,技术*的背后,得益于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加持。一进入北铜新材料厂区,就可以看到有“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字样的办公楼。走进位于这座楼的实验室,可以看到扫描电镜、光谱仪等行业*的科研设备。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于2023年1月获批建设,依托北铜新材料,与中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主要开展高端铜基新材料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这里的科研条件在铜基新材料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7月26日,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次会议在运城召开。该学术委员会的成立,为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制订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迎辉在会上表示,学术委员会将发挥好把关定向作用,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研究方向,突出优势和特色,真正将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攻关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窗口,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