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安徽新材料产业:“锻造”万亿级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行的迅疾脚步,把新材料产业推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

近年来,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去年营收达4498亿元。目前已形成以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先进基础材料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为代表的关键战略材料体系,以及以增材制造材料、超导材料、气凝胶等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体系,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聚态势日趋显现。

龙头*?聚链成群

“铛……”随着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力奇”)近日在深交所响起清脆的钟声,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在初秋迎来了*个好消息。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风向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领头羊”作用。佳力奇是宿州市*A股上市企业,此次敲钟,无疑是以新材料为代表的“三新一绿”(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以及绿色发展)产业集群在皖北落地开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更好发挥“头羊”效应,推动皖北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势。

《皖北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方案》明确,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拳头产品,建成一批*创新平台,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国内*的新材料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

目前从全省来看,安徽已引育了宝武马钢、铜陵有色、海螺集团、中建材蚌埠院、皖维集团、安庆石化、丰原生化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拥有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32家、省级创新平台300多家。

从区域来看,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基地入选国家*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蚌埠硅基新材料、安庆先进化工材料、铜陵铜基新材料、淮北陶铝和高端铝基金属材料、淮北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跻身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马鞍山先进钢铁材料、合肥新能源材料、合肥新型显示新材料、蚌埠生物基新材料、池州马鞍山镁基材料产业、两淮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呈现明显集聚态势。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新材料领域落地项目1952个,拟投资金额7977亿元;已签约、在建的百亿元项目15个,50—100亿元项目28个;5个新材料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416亿元,增长15.9%;完成税收59.6亿元,增长10.3%。

抢抓国内外新材料产业转移机遇,积极链接各类资源,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上半年,全省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对全省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的贡献率达16.8%,有效拉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为加快打造智能绿色制造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了工业“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创新驱动?锻造未来

一块面料既能“上雪山”也能“下火海”,一平方米的管材能承受住一辆汽车,一块塑料薄膜能成为锂电池上的关键组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科技感十足的新材料也处处透露着创新的巨大变量。

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生产的可折叠柔性玻璃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均处于世界*水平。作为安徽新材料产业的重镇之一,蚌埠已经形成一个集聚了360多家新材料企业的产业集群,并获批成为国家硅基新材料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材料产业生态也在逐步构建。

8.5代TFT玻璃基板、铜铟镓硒发电玻璃、PVA光学薄膜、MEMS传感器等一批创新成果率先实现国产化,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铁基超导等前沿新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安徽省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在新材料领域拥有*创新平台32家,布局了省级创新平台300家以上,支持龙头企业与新材料优势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省学科重点实验室8家。截至目前,全省已认定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152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20.6%。

此外,安徽宝镁、海螺集团被纳入新材料领域国家技术攻关工程。其中宝武马钢的高铁轮对打破国外垄断,重型H型钢市场竞争力全球*,产品定位为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用钢的宝特高金特钢项目投产。

用“科技创新”锻造“硬材料”,目前安徽已成立硅基、铜基、化工、军民融合先进材料等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陶铝新材料等新材料实现并跑领跑。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镁基、生物基、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聚焦高端产品制造,特别是要在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