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院士把脉江西有色金属产业
主持人语
陈新华(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以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有色金属产业也成了江西的6大支柱产业之一。可以自豪地说,一个“色彩绚丽”的财富金矿正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在经济指标的作用下,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对地下矿藏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加上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不少原本是富矿区的矿藏资源与环境保护正受到*的挑战。江西有色金属产业何去何从?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怎样做大做强?2005年11月7日至9日,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工程院主办、江西省经贸委承办的“江西有色产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在有“世界钨都”与“稀土王国”之誉的赣州举行。且听来自中国工程院的8位权威院士为我们把脉建言、指点迷津。
江西五朵“金花”绽放
涂勤华:江西省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带,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截至1999年底,江西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60种,矿产地5000余处,其中查明储量的101种,已列入储量表的96种,矿产地1106处。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4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有36种850处矿产地。
矿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全省经济建设中74.4%的能源、70.6%的工业原材料都依赖于矿产资源供给。有色金属产业作为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江西,有色金属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在全省已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中重稀土、钽、钨3种。从区域分布看,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五种有色金属,蕴藏量*为丰富和集中,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
张建华:从全省范围看,赣南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金属资源有二十多种,主要是有色金属,其中钨储量居全国第二,黑钨储量全国*,素有“世界钨都”之称,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因此也素有“稀土王国”之誉。
涂勤华:在全省25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行业中,与矿产资源息息相关的产业有10个。铜是江西传统优势矿业,钨、中重稀土和钽铌是江西独特的优势矿业。2004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完成产量46.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80.2亿元,利税34.2亿元,在各行业中名列第二,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从第12位进到第8位,已成为对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省份。通过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三个基地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实力增强,技术创新有了新跨越,有色金属产业逐渐成为加速江西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张建华:赣州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拥有7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章源钨制品、耀升工贸、虔东实业、江西南方稀土、赣州钴钨、五矿锡业等一批资产与产值数亿元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了赣南有色金属产业的龙头。如今,有色金属产业成了赣州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赣州则成了我国钨冶炼和稀土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
2004年,赣州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近13亿元,销售收入58亿元。在稀土方面,全市目前已形成每年1万吨的离子型矿产量,占全国同类矿产品产量的40%;离子型稀土分离总能力每年1.5万吨,约占全国25%左右;稀土行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在钨方面,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2005年1至9月份,钨行业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达到47.16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赣州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集聚效应正在形成,未来5年打造赣南百亿规模产业集群的构想将可以实现。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