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汽车行业要加快发展自主品牌


  本报讯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在谈及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发展战略,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发展自主品牌。

  顾翔华表示,虽然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行业总产值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已接近2%,汽车产量由2001年的世界排名第8位升至2005年的第4位,但我国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这与我国汽车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比较重视引进产品,而没有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上下功夫有关。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缺乏实践,形不成产品研发的整体力量。

  与先进的汽车生产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除了轿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外,商用车产品技术水平与欧、美、日相比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并长期滞后于整车生产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较为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而且与目前国际上正在形成的汽车产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趋势极不相称。

  顾翔华表示,汽车工业还存在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加大的问题。前者主要表现在汽车工业在营销方式、服务、贸易理念、汽车金融、消费信贷等方面,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车用能源、交通、环保之间的矛盾。据统计,我国汽车每年要消耗约85%的国产汽油和23%的国产柴油,目前这两个比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还在不断增长。

  顾翔华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要注重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发展自主品牌,这将成为“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建立起强大的汽车零部件支撑体系,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综合水平,加快建设零部件产业基地,以适应汽车产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发展趋势;还要注重和加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工作,以缓解由于产业发展给我国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