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4月25日消息,当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现代设备普遍面临电池性能瓶颈,其中充电速率和使用寿命是亟待提升的两大关键指标。
浦项科技大学与韩国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将锡纳米颗粒嵌入硬碳基质,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阳极材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案,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与循环寿命。
该技术的突破之处在于采用硬碳包覆锡纳米颗粒,来替代传统石墨作为阳极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与热化学还原工艺,来制备碳基锡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锡纳米颗粒在硬碳基质中的均匀分布。
与传统石墨阳极相比,这种新型结构不仅提升了材料稳定性,还显著降低了体积膨胀效应,在获得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优化了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简而言之,采用该技术的电池具备更快充电速度和更长使用寿命。
实验数据显示,当锂离子电池使用这种硬碳-锡纳米复合阳极时,在20分钟快速充电条件下可实现超过1500次循环寿命,且能量密度可以达到传统石墨阳极电池的1.5倍。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中,该材料同样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更优的动力学特性。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3月5日发表于《ACSNano》期刊。IT之家附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5c00528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