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未来几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并*终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孙树义24日在长沙举行的首届中国工业(长沙)论坛上说,这一阶段,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一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承接地,同时,国内产业构成的国际性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统计显示,加入WTO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30%以上。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70%,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甚至超过了90%,一些在行业内*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跨国并购建立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国内行业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树义介绍,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有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为“世界*”,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他说:“我国虽然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国际制造业的分工中,大部分 ‘中国制造’处于加工环节,并且从发展趋势看,资源、能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价格优势,但随着煤电运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削弱。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利润增幅的回落,有要素价格上升、利润受到挤压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低端产品盲目投资、产能过剩、市场过度竞争的结果。在产能过剩问题日趋凸现的大背景下,我国延续20多年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工业增长方式在市场作用下必然会发生重大改变。
 
     “我认为,‘中国制造’的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提高装备工业水平,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自主研发,建立中国的知名品牌,提高 ’中国制造’的内涵和质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使我国由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转变。”孙树义说。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