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缺位 汽车零部件市场难规范
产品质量是永恒的话题。这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45号《质检总局关于公布2013年13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以下简称 《公告》)中,质检总局对国内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等13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中涉及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产品有六类:GPS导航、制动软管、发动机冷却液、制动器衬片、汽车传动带、汽车灯具等。GPS导航辐射超标对人体影响严重,不容忽视。而制动软管、制动器衬片等涉及安全性的部件,更应引起重视。
通过《公告》及其附件,记者发现,在本次抽检的6类产品中,几乎每一类都存在不合格产品的现象,不合格率为6%到15%不等。其中,不合格率*高的是汽车灯具,不合格率为15%。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汽车灯具产品,有9批次产品的配光性能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此外,汽车用制动器衬片、制动软管、发动机冷却液、汽车传动带、GPS导航的不合格率依次为13.2%、8%、8.7%、6%、14.8%。
有业内专家指出,零部件行业产品存在不合格现象,主要原因是标准缺位。他表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零部件行业各细分领域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就拿GPS导航来说,车内空间狭小,如果辐射超标,则对人们身体产生严重影响,但企业却有自己的说法——‘因为国家没有出台这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质检总局抽检执行的是推荐性标准’。”
记者发现,在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只对液压制动软管总成性能、气压制动软管总成性能、真空制动软管总成性能、标识做了强制性要求,标准内其余规范,均属于推荐性的。
对于发动机冷却液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进行抽检时依据的是 NB/SH/T 0521-2010《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和JT 225-1996《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使用技术条件》,都是推荐性标准。对 于 汽 车 传 动 带 产 品,GB 12732-2008《汽车V带》中,对于传动带的疲劳寿命的要求是,包边V带的疲劳寿命不得小于55h,切边V带的疲劳寿命不得小于80h。除了对疲劳寿命进行强制性要求之外,GB 12732-2008中所有要求均为推荐性。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