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十五五”迎重要窗口期,化工新材料国际分工模式生变

目前的“十四五”后期,也是“十五五”规划工作的重要节点。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在2024面向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大会召开的前夕,组织了一场关于石化行业“十五五”规划前瞻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机遇研讨会,针对石化行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挑战与应对思路,以及新材料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未来2~3年是重要窗口调整期

中国石油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指出,当前,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四大挑战:大而不优,结构性过剩;产研脱节,创新乏力;“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转型迫在眉睫;需求疲软,缓慢复苏。

人口红利, 制造业升级, 服务需求的释放及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决心将在行业螺旋式发展中持续注入向上的力量。未来2-3年中国化工产业将面临在重要的窗口调整期,产业将呈现五大特点:

1.成本竞争仍是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2.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保障能源及化工基础产业链安全, 并择机向材料及新能源领域布局

3.中国化工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与欧洲化工企业进行正面竞争

4.大型民营企业发力海外生产布局, 并建立海外销售网络

5.碳达峰和碳中和带来机遇和挑战

张松臣建议,化工企业可以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十五五"期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保持竞争优势。当前化工周期进入爬坡阶段,整体向好,但仍要保持韧性。尽管在下行周期中,化工企业可能会面临短期内利润下降的压力,但必须保持对长期发展的投资。研发、数字化和低碳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尤为重要,这些投资将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提供关键支持。

尽管在短期内削减这些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减轻财务压力,但这也可能导致企业在上行周期到来时无法满足市场的迅速增长需求。在下行周期中,化工企业必须紧抓机遇,积极寻找并利用市场中的潜在机会。这包括收购低估值企业、招募*人才、扩张新兴市场等。通过利用市场下行周期中出现的机会,化工企业可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化工新材料“蜜月式”产业承接模式将转变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项目总监肖书筠指出,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高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产业规模和需求不断扩大等特点。预计到2027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产量约1.4亿吨,2022-2027年产值及产量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6%和5.3%。领军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企业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构建销售网络、强化品牌塑造、培养专业人才等经营策略,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虽然该行业发展重心正逐渐向亚洲转移,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中国在技术实力方面整体处于第二梯队,预计未来中国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正在朝着高端化、差异化迈进。预计到2027年,中国化工新材料产值将达到约1.8万亿元,产量约4700万吨,2022-2027年产值及产量的年均增速分别为6.5%和7.2%(全球为4.6%和5.3%),自给率维持80%。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已经形成了三个梯队的格局,各个梯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梯队:外资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第二梯队:国有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第三梯队:民营中小企业。

肖书筠表示,未来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将面临五大发展趋势:

1.发达国家主导化工新材料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但产业正逐渐向亚洲转移

2.大型跨国材料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3.化工新材料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集成化

4.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5.材料研发方式和手段发生深刻变革

而国内外企业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化工新材料细分产品繁多,不同材料处于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中,相应领域的企业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更好地识别各化工新材料所处的阶段与发展特征,从而明确自身的打法,深入把握增长的逻辑和来源。

随着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崛起,与传统发达国家间“蜜月式”的产业承接模式逐渐向更加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并存格局转变,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底层逻辑发生重构。此外,单纯以成本要素为核心的化工新材料国际分工模式已难以为继,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供应链成为应对传统国际分工内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方向,这也促进了各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与自主突破。

创新驱动*“十五五”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指出,创新突破也到了关键时期,傅向升指出,在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石化行业和企业面向世界石化科技创新前沿,集聚力量组织开展原创性*性科技攻关,在加快实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主攻方向,深化和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批国际*的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突破。同时,行业发展也处在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过渡的关键时期。加快能源转型正在成为石化行业和众多石化企业的共识,石化产业为实现“双碳”目标正处在能源转型的过渡阶段和关键时期,正在加快向源头控碳、过程减碳的绿色低碳转型。要深刻分析并把握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正确判断我们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动石化产业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白雪松强调,石化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五五”期间,石化行业需要着力完善创新机制体系,提升整体创新发展水平。为提升创新能力,需着力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行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通过完善创新机制、攻克核心技术、实施“三品”行动等方式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到2025年,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我国石化行业仍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揭榜挂帅”的激励制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优势,推进重大技术攻关,形成有机融合的产学研用体系,推进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抢占一批科技创新制高点,建成一批*研发平台,形成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新优势。加强补短板,提高行业自主技术创新水平。

开展行业“三品”行动。推动化肥、涂料、染料、轮胎、氟硅材料等量大面广的产品提品质、创品牌。支持石化化工生产企业与纺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领域用户建立研发早期介入、后期持续改进的合作模式,提供定制化、功能化、专用化的产品和综合服务,建立完善电子标签等追溯制度,实现由销售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提升协同制造效率,拓展消费增长新空间。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