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从稀土永磁到核聚变!三项金属材料科技成果发布

8月28日,“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上,集中发布了由中国金属学会推荐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核聚变反应堆钨铜偏滤器部件、先进金属多孔材料三项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高端装备的“核心动力源”

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到机器人、航天精密器件,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高端装备的“核心动力源”。中国*的“铈磁体”材料,作为为稀土永磁材料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创新品类,近年来凭借资源适配性与成本优势备受全球瞩目。

从*、二代钐钴永磁研究,到第三代钕铁硼自主技术迭代,再到如今全球*的“铈磁体”,中国钢研团队推动稀土永磁研发和产业化实现了四次技术突破,目前已形成五大系列十六个种类、近百种规格的新产品。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稀土领域首席专家喻晓军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将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继续探索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同时,还将推动稀土永磁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核聚变反应堆钨铜偏滤器部件:守护“人造太阳”的金属铠甲

钨铜偏滤器是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中*关键的部件之一,需要承受极高的热负荷和粒子轰击。中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钨铜复合连接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偏滤器部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在评价该成就时表示:“核聚变是全球公认的人类*能源,我们研制的金属材料完全能满足核聚变用特种合金的服役性能要求,充分证明中国已成为金属材料研制和应用的世界强国。”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难熔金属首席专家王铁军分享了团队从零起步、攻克钨铜异质材料连接、无损检测等核心技术的故事。“我们不仅支撑EAST创造多项世界纪录,还为法国WEST(WEnvironmentinSteady-stateTokamak)装置提供全套钨铜偏滤器部件,中国在该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全球聚变研究的脚步。从ITER(国际热核试验聚变试验堆)2035年的满功率放电,到工程示范堆的推进,再到2050年商用堆的展望,中国核心部件始终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科研以“破局之力”,为人类共同探索可持续能源未来搭建的坚实桥梁,让中国科研的担当,成为照亮人类能源未来的一束光。

先进金属多孔材料:现代工业的“通透之骨”

先进金属多孔材料,以其独特的多孔结构,具有高孔隙度、高通透性、低密高强等特性,可实现材料结构与应用功能的融合创新,在众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生产高标号车用汽油的吸附脱硫装置中应用的金属多孔滤材,到煤化工领域应用的飞灰金属过滤器及高端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滤材,由先进金属多孔材料打造的“工业金属肺”,成为推动现代工业低碳减排的重要助力。

先进金属多孔材料,既发挥了“孔”独有的通透特性,又具备高强度的金属骨架。钢研华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军军表示,先进金属多孔材料犹如架起现代工业的“通透之骨”,赋予金属材料超越传统“理想结构”的性能,在现代工业中搭建起金属材料与功能需求匹配的“*桥梁”。在氢能源、碳中和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先进金属多孔材料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也将依托材料基因组工程大数据平台、工业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多学科创新,提供数智化的金属多孔材料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这三项科技成果的发布,彰显了中国在高端金属材料领域的整体实力。材料科学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其突破性进展将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从稀土永磁到核聚变材料,再到多功能多孔材料,中国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稳步迈进,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