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江苏复合材料发展驶入“快车道”

日前,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省复合材料学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市惠山区工信局承办的“制造强省·材料先行”——复合材料工艺装备专题活动在无锡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省复合材料领域“政产学研”多方力量,通过政策解读、需求发布、装备展示与现场观摩,搭建起精准高效的对接平台,为我省复合材料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滴灌“送红利”

锚定产业发展“风向标”

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高性能结构材料,已成为支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石”。从大飞机的复合材料机身部件,到新能源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制造,再到高端医疗器械的精密构件,诸多领域的技术突破,都离不开复合材料的创新支撑;而复合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工艺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当前,复合材料与工艺装备的协同创新,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江苏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赵冉表示,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将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支柱来培育。近年来,江苏聚焦复合材料“卡脖子”环节,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持体系,集聚了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天鸟”)、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恒神”)、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一批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建成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型技术中试平台等56家新材料集群省级中试平台。今年首批认定的33项“省首批次新材料”中,复合材料占据较高比重,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了坚实的“江苏材料”支撑。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导航仪”。本次专题活动将政策宣贯作为核心环节,通过“权威解读+精准传递”,为复合材料企业清晰勾勒出发展路径与支持方向,让政策红利直达产业一线。活动现场,江苏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装备一处、技术创新处负责同志轮番登台,围绕产业发展关键领域释放政策信号。新材料产业处负责人聚焦“首批次新材料”,详细解读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和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填补国内高端材料市场*;装备一处负责人则以“首台(套)装备”为核心,从定义标准、申报流程等方面展开讲解,助力装备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提升自主化水平;技术创新处负责人重点介绍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支持政策,提出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的中试平台,解决复合材料从实验室成果到工业化生产的“*后一公里”难题,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与成本。

龙头企业“提诉求”

聚焦产业升级“突破口”

需求是产业创新的“驱动力”。本次专题活动特设企业需求发布环节,邀请江苏天鸟、江苏恒神、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镇江澳盛轻量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镇江澳盛”)等省内复合材料龙头企业登台,集中释放生产环节中的装备需求,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国内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江苏恒神围绕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与控制技术痛点明确需求——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与控制技术、自适应的复合材料自动打磨系统、热压罐固化温度场模拟技术等。“在航空制造领域,固化变形影响后续装配和产品质量,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阶段重要的挑战之一,我们迫切需要发展一套高可靠性工具方法来快速预测固化变形算法模型,提供*优输入建立多约束工装优化方法,减少工装设计反复迭代高成本。”江苏恒神科技与规划发展部部长王程表示。

镇江澳盛则立足汽车轻量化趋势,发布了对热塑性连续纤维产品工艺及装备开发的需求,用于批量生产汽车用复合材料结构件,助力汽车产业降本减重。镇江澳盛研发总监张世伟表示,连续纤维热塑性产品是未来汽车轻量化*的路线,量产需要解决热塑连续纤维有机板的量产设备问题,包括大批量板材的成型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终产品的成型设备等。“碳纤维汽车零部件的复杂结构,需要专业的铺贴工进行预成型,很难提升效率。热固性解决方案采用的自动化铺贴技术开发较少,市场上无成熟的自动化铺贴方案,我们还需要开发自动化铺贴工艺和装备来满足不同造型变化的自动化铺贴技术。”张世伟说。

这些需求精准聚焦复合材料生产中的“卡脖子”环节,涵盖了高端装备、智能化控制、成本优化等核心诉求,不仅反映了当前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折射出江苏省复合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升级的趋势,为装备企业提供了清晰的研发与合作方向。

装备企业“亮方案”

打造协同发展“强支撑”

供给是产业落地的“压舱石”,在需求发布之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南京诺尔泰”)、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装备研发与生产单位迅速响应,通过发布定制化装备与解决方案,与材料企业需求形成精准对接,构建起“需求—供给”闭环。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的生产车间,进行了一场“沉浸式”技术观摩——车间内,箱式单丝网格简易铺丝平台正平稳运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复合材料工艺及装备研究所所长王显峰介绍,平台凭借高刚性多轴运动硬件、集成多丝束切换的智能铺丝头、*送料/压实系统,结合强大的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及工艺管理软件,实现复合材料构件铺放时丝束宽度的灵活按需自动切换与高质量铺放,显著提升生产柔性与效率。不远处的八丝束自动铺丝系统更是吸引了众人目光。王显峰表示,该设备可铺模具*大重量达5吨,模具直径可达6米,且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激光加工,避免了因接触物体产生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复合材料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南京诺尔泰现场展示了公司的热固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创新与装备。据了解,诺尔泰成立于2000年,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拉挤技术研发中心、10余条工艺测试用研发生产线。“基于10年的风电拉挤大梁生产经验,我们在设备工艺上先后进行了7次以上的产品升级,从2017年起实行标准化生产。”南京诺尔泰副总经理程正珲表示,公司设备具有“稳、准、很”的特点,即长时间生产稳定可靠,设计合理易于校准,操作很简单、维护很省时、防护很安全。

活动现场,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现了“材料找装备、装备适配材料”的精准匹配,为复合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