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性智能材料的高性能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大举行
11月24日至25日,“铁性智能材料的高性能化”2012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50余名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我校常务副校长徐惠彬院士和科技部基础司张彦雪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铁性智能材料是具有感知温度、力、电、磁等外界环境并产生驱动(位移等)效应的一大类重要功能材料,主要包括形状记忆、压电和磁致伸缩材料,在国民经济与国防领域关键部件和核心系统中有重要应用。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基于共同物理基础的铁性智能材料实验基础研究”、“智能材料的统一理论和多尺度模拟”、“高性能形状记忆材料”、“高性能磁致伸缩材料”、“基于新原理的磁驱动相变材料”和“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及其应用”等六个主题,就铁性智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制约铁性智能材料高性能化的瓶颈问题,及其高性能化需突破的共性材料科学基础及其共同物理机制等前沿问题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讨论。北航材料学院长江学者蒋成保教授做了题为“高性能窄滞后磁致伸缩材料”的学术报告,赵新青教授、李岩教授和王敬民博士也分别做了报告。
研讨会受到科技部基础司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