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有色金属高价之忧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9月4日播出节目《有色金属高价之忧》,以下为节目内容。

  今年以来有一股力量几乎主导了整个资本市场,在股票投资者眼里,它意味着金钱的流向;在期货市场里,它左右着投资者的判断;它的细微变化对国际大炒家们的牵动,甚至盖过了被称作“黑金”的石油,而这股力量就是——“有色金属”。 
 
  说起有色金属,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能立刻把它和我们平日的生活、金钱或者财富联系在一起,也许正是这种距离感,才让我们没有立刻注意到今年有色金属纷纷狂涨到历史*高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价格冲击]

  容容是北京一位小有名气的装修管家,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那些不懂装修或者没时间装修的人做代理。无论是监工、还是买材料,容容干得都得心应手,3年来经她手花出去的装修款已经有1500多万。不过*近容容却遇到点小烦恼,眼下代理的几个客户,装修预算全都超支了。

  容容:“你看这个200多,这300多,600了,这两个一个100多,整个预算超了800多。”

  超支,是因为五金件、电线、暖气片全涨价了。这些东西的原材料主要是铜,而铜价今年以来已经从每吨4.1万元,涨到了8.5万元。虽然相比之下,大量用铜的卫浴制品只涨了三成左右,但这还是让容容的客户小孟,感觉有点接受不了。

  小孟:“有些东西能不能不用五金件?像放手纸那个。”

  考虑再三,容容和小孟总算把卫浴部分的花销控制在了1200块钱。

  容容:“像水龙头、水管、门锁、门芯、合叶、电线,反正家装中涉及的五金全都涨价了。”

  铜是生产电线的主要原料,铜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电线价格的上涨,加上其他有色金属装修材料的涨价,容容这次为客户设计的装修预算一共超支了3000多元。涨价给容容带来的也许只是一个预算超支的小烦恼,但对生产企业来说,则是成本增加带来的生存压力。

  2006年6月,浙江上虞汤浦镇,蒋光标的铜管厂一个月前已经基本停产,现在厂里已经改做童装了。

  蒋光标:“原来这一边全都是做铜管的,原先我的有七条流线水,现在铜价高涨的时候,资金压力比较大,还有一个就是说它那个主要是一个那个客人的定单也有下降,还有就是说价格不稳定,带来我们能考虑风险比较高,所以没有办法,还有外面的四条流水线全部拆掉,改做服装行业。”

  铜管厂停产的时候,正是今年铜价涨得*凶的时候,那时候铜价已经从年初的每吨4万1千元,涨到了*高的时候8万5千元。以前300万的资金能进100吨的铜,到5月份的时候,50吨的货都拿不到。手上没有上千万资金的话,停产是*好的选择。

  蒋光标:“那几天真的心里不好受。本身把这个设备拆掉我会亏损几十万,拆掉以前我考虑了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虽然童装业务已经开始上路,但蒋光标并没有把铜管生意完全停掉,工厂的这个角落,*留下的一条铜管生产线还在生产着。

  蒋光标:“因为我保持这个流水线也是考虑到就是说,原先的应收款收不回来,把那边的应收款满压缩,一下子停掉的,那个款子肯定难说了。”

  记者:“别人还欠你多少钱?”

  蒋光标:“外面的应收款的应该有将近300万。”

  蒋光标的手机每天依然会不断收到有关铜价的信息,看到当天铜价一下子跌了4000多块钱,他打算再去进点货,但是两种型号的铜他一共才拿了三吨,蒋光标说就这三吨铜现在就要20万元,而以前,20万可以拿到10几吨的铜材。回厂路上,蒋光标告诉我们,当地是全国有名的“铜管之乡”,每年铜管的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10%,同时,当地也是浙江省的童装加工基地,所以自打铜管生意不好做了,很多人也都像他一样,改行做了童装。

  蒋光标:“这里是一个加工点,现在生意不是很好,原先都是二十四小时做活,现在基本上没有,这里面原先也都是小的加工铜的改掉的,改做服装,这里都是改掉的。还有这里也是,这里都是小的生产的都不多。这家也是,这家年生产量比较大,现在基本上关掉了。我前几天进去都关着。”

  记者:“不做了?”

  蒋光标:“也不是说不做,就是资金转不过来,这个边上原先也是上规模的,现在连生意都没有。”

  蒋光标:“这里原先是做铜管的,现在都拆掉了。设备都放在外面。”

  这家工厂的院子里,被拆掉的铜管生产设备随便堆放着,已经长满了锈。

  蒋光标:“这个设备前几年的话你卖掉还有人,三四万的设备可以卖个一两万,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上铜管生产线,这个东西只有当废铁处理掉,*多卖个几千块钱。”

  对于未来,蒋光标说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熟悉的铜管加工领域,现在只能先做好童装生意,走一步看一步了。

  几乎没有人能料到,从2001年到现在,铜价已经上涨了6倍。而过高的铜价正是蒋光标等一些中小铜管加工企业被迫转产的主要原因。不只是铜,几乎所有的有色金属价格都在大幅飙升,光是今年上半年,像铅、锌等金属价格就涨了150%到200%,而且目前有色金属价格依然在历史高位徘徊!

  为什么像铜之类的有色金属涨价,会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影响?如果价格继续上涨的话,我们除了被动接受,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我们来看看权威人士对这些问题是怎么看的——

  贾明星,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秘书长,1985年进入有色金属行业,从业二十年,对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产业政策有着深入研究,是国内权威的有色金属行业专家。

  贾明星:“去年我们国家的精铜产量是258万吨,其实我们国家自产的铜、铜矿这一块金属含量只有62万吨。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呢就需要我们进口大量的铜精矿等一些产品来弥补这些缺口。铜是一个很重要的金属,在我们国家,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在我们国家130多个行业当中有120多个行业都使用了铜,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铜价从2002年开始这一拨行情,铜价的大幅上涨也印证了这句话,就是说‘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人卖什么,什么就降价’。”

  那么如果价格继续涨下去的话,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影响吗?

  贾明星:“就铜而言,我感觉我们一方面应当加大国内勘探的力度,在这方面有一个好消息:*近刚发布一条消息说西藏自治区已经发现了三条大的铜成矿带,预计铜的储量有1000万吨,远景可以有3000万吨的储量,这对我们国内的铜行业来说应当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另外一点我们应当走出国门,我们的有色的一些大企业应当在海外建立我们铜资源的基地,在海外建立我们铜资源的供应基地,这一块呢我们中色建包括中冶建好多企业在赞比亚、在蒙古等等,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已经做了好多工作。”

  有色金属涨价给消费市场和生产企业带来的冲击也许还不能算是破坏性的,也许还是我们想办法能够化解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另一股冲击力量,其破坏性和冲击力之大,恐怕是我们难以抵挡的,这种冲击就来自国际资本市场。

  从1996年日本住友铜期货事件,到去年发生在我国的国储铜事件,*近10年,光是铜期货就已经把相当数量的交易商和贸易商逼到了死亡线上。而住友铜和国储铜两大事件,也让很多人闻之胆寒!这到底是两个什么样的事件?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我们先来打开历史档案。

  经济档案一:滨中泰男和“住友铜事件”(1995年—1996年)

  住友商社,日本著名超大型集团。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住友高层也许从没有想到,1995年到1996年间,商社里一个叫滨中泰男的交易员,险些将公司推向破产的边缘。

  滨中泰男是住友驻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滨中泰男在伦敦铜期货市场一度“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由于他经常控制着伦敦铜市场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因此也被业界称作“5%先生”。

  1995年到1996年间,国际上众多大基金在洞察了供需基本面后,开始联手猛烈抛空,不过此时滨中泰男手中仍然持有大量多头头寸。为了弥补已经出现的亏损,这位“5%先生”竟然利用制造假仓单等手段,妄图操纵并拉高国际铜价,然而在大基金的围剿下,他*终还是败下阵来。而住友也在短短34个交易日里亏损了20多亿美元。1996年6月住友商社宣布巨额亏损,滨中泰男也锒铛入狱。

  经济档案二:刘其兵和“国储铜事件”(2005年—2006年)

  2005年11月,伦敦金属期货市场一名中国交易员神秘失踪。这个名叫刘其兵的男子是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物资调节中心驻伦敦交易员,他在2005年7月到8月间,以每吨3000多美元的价位,建立空头头寸约20万吨,当时他认为国际铜价已经涨到高位,很快就会回调。

  然而刘其兵的海量建仓行为,却早已被国际一些大基金盯上。他们认为中国是铜进口大国,但刘却在国际市场上抛空,于是认定国储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现货可以交割,因而乘机发动逼空战役,此后几个月,铜价被基金推着一路上扬,国储损失惨重。

  亲历或见证过这两大事件的人,国内为数不多,北京迈创环球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欣是其中之一。1996年住友铜事件发生的时候,他正在日本一家和住友齐名的公司里从事铜贸易,至今他都清晰地记得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张欣:“在滨中泰男这个事件暴露以后,一夜之间,铜价暴跌,造成了整个铜市场极度的恐慌。”

  在张欣眼里,作为全球*具影响力的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现在已经成为大鳄丛生的沼泽地。在金融大鳄们血腥的争斗中,金属价格经常会被扭曲到严重背离供需基本面。尤其是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资源类的有色金属商品,更成了大炒家们眼里的肥肉。

  张欣:“多空的竞争完全就是一种资本的竞争,包括现在铜已经超出了它的金融属性和它的商品属性,我觉得是一种现金的基金的较量。”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