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06年工业原料价格涨幅趋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新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国际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但涨幅较前一年有所回落,原油等价格创历史高位。报告预计,2006年原油等能源产品价格仍会保持较高水平,农产品从去年较低价位回升,而工业原料价格涨幅趋降。 
   
  数据显示,2005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和期货价格分别上涨了17.33%、20.28%,但比2004年分别低13.18和8.71个百分点。报告分析,石油、有色和黑色金属、铁矿石、化工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是影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经济向好拉动需求 

  报告预测,2006年国际市场价格总水平将可能继续高位运行,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但涨幅将有所回落。 

  该中心专家杨青认为,影响今年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需求旺盛。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石油等初级产品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预计从现在一直到2010年之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幅将达到180万桶至200万桶,高于去年预估的118万桶的增幅。 

  二是原油、天然橡胶等供应仍然偏紧,粮食库存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5/06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0.31亿吨,期末库存同比下降7.18%。美国农业部*新预测,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略有缺口。而去年年底泰国天胶主产区持续降雨导致无法正常割胶,这对2006年产量将形成重大影响。 

  2006年锌供应缺口仍然较大,据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预测,2005年至2007年期间,锌供应缺口将接近100万吨。 

  三是国际机构及主要国家政策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决议,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拟定了“2005农业调解法案”,计划在2006-2010年削减农业补贴,并从2006年8月1日开始取消棉花出口补贴。欧佩克可能会在1月底召开的会议上做出减产的决定,以避免石油价格下滑。 

  四是货币因素对价格上涨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全球性货币增多的情况下,投资商品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货币量大量增加将延长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 

  另外,汇率变化改变了对商品价格的估值水平,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贬值将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抑制价格上涨因素增多 

  但杨青也表示,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带来通胀预期,导致各国持续加息抑制通胀,而利率的上升将直接增加资金成本、抑制投资,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从而会抑制价格进一步走高。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