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让超强材料“长”出来 新技术实现先打印再选材

据*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3D打印技术,利用普通水凝胶“生长”出结构复杂、强度高、密度大的金属与陶瓷部件,突破了传统光固化立体打印仅能通过感光聚合物的限制。同时,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增材制造理念,即在3D打印之后而非之前选择材料。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为克服这一瓶颈,研究团队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即先打印形状,再决定材料。

他们首先使用水凝胶打印出一个三维支架。随后,将这一“*”结构浸入含金属盐的溶液中,使金属离子渗透并在化学反应下转化为分布均匀的金属纳米颗粒。这个过程可重复多次,*终获得金属含量极高的复合材料。

经过5—10轮这样的“生长循环”后,研究人员*后通过加热烧除剩余的水凝胶,留下的便是*终产物,这是一种保持原始形状、但密度与强度*的金属或陶瓷结构。

在实验中,团队利用该技术成功打印出由铁、银和铜构成的复杂数学晶格结构——旋面体。这种结构兼具高比强度和复杂几何特征,是航空航天和能源器件中理想的设计形态。测试结果显示,新材料可承受的压力是传统方法制备材料的20倍,收缩率仅为20%,远低于以往的60%—90%。

团队指出,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制造兼顾轻量化与高强度,且结构复杂的三维器件,如传感器、生物医学设备、能源转换与储存装置等。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制造具有高比表面积、散热性能优异的金属结构,用于能源技术领域。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