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六大产业积聚后发优势


  近日获悉,“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整合、优化科技资源,使得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6大优势特色产业得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加值已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十五”初期的2.13%上升到2005年的9.4%,稀土、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电子信息、重型汽车和农牧业高新技术等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羊绒、矿用汽车、生物制药、奶业等产业及畜牧业高新技术、发酵控制等技术领域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再创新,成功地实现技术跨越,并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农牧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种养植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比重明显提高,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推广应用新技术,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超过70%,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牲畜良种改良种比重达到75%以上。“十五”期间,内蒙古共取得科技成果1491项,授奖成果中自主创新成果比例达到65.4%。 
  内蒙古建在北京中关村的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是国内*科技企业异地孵化试点,运行3年来,京蒙高科重点吸引新材料、中蒙药、环保与生态和农牧业高新技术领域的57家企业入孵,逐渐探索了异地孵化的创新模式;包头稀土孵化器已形成以材料工程、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保节能等孵化中心为主干的孵化网络,目前入孵企业182家,毕业企业70家;内蒙古虚拟科学技术研究院2005年正式挂牌运营。 
  据悉,目前内蒙古的*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已有10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处,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27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行业创新的排头兵,“十五”期间,围绕特种材料、特种车辆、新能源、信息网络、中蒙药、畜产品加工、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的工程化配套技术开发,启动建设了19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稀土、羊绒2个优势行业分别获准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