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黄岩的支柱产业之一,几代模具人用60多年的时间拼下了“中国模具之乡”这一美誉。去年,黄岩模具行业规上企业新增23家,达到120家,全行业销售收入155亿元,产值约250亿元。全区200多家模具企业出口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16.2%。赛豪、精诚、凯华、市下、西诺等企业更是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繁花似锦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危机。眼下,模具行业发展已步入瓶颈期。“对比国内几个较大的模具集中区域,黄岩的转型发展已有落后的趋势,珠三角在前,领跑高端模具领域,长三角的宁波宁海等地区发展态势迅猛,集聚效应明显。黄岩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创新求变、破局突围,才能实现成为‘国际*的模具产业集聚区’这一目标。”区政协委员、台州市黄岩模具行业协会会长虞伟炳说。
深耕模具行业二十载,虞伟炳对于行业现状和转型发展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此次大会,他的提案也全面围绕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而展开。他表示:“黄岩有500多家模具厂,3000家配套企业,但中低端的占大多数,同质化、价格战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我们很多企业基础薄弱,核心竞争力不足,引入灯塔型企业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升产业转型创新能力。”
此外,针对企业同质化情况,他认为应当改变竞争策略,要坚持突出特色、细分领域、错位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专注于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推进以模具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延伸,利用模具产业优势,在上下游产业寻求更大的潜在市场,向附加值相对较高的领域发展。
另外,虞伟炳也建议政府发挥更积极的帮扶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出台更多产业优惠政策,加快相关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发,为黄岩的模具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