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学校做科研,更多是专注于自己的项目。今年来到贵州后,了解到六大产业基地和本地企业的情况,发现团队研发的成果能在贵州转化,于是精心准备了这个项目。今天以技术经理人身份参赛,希望能推介项目获得融资,搭建中试平台实现量产。”在7月18日举办的贵州省技术经理人大赛决赛中,贵州师范学院的李佳欣瞄准国家重大装备核心部件的“卡脖子”难题,为现场介绍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用铁基粉末冶金轴套研究开发”项目。
据介绍,粉末冶金轴套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刹车系统的关键部件,需承受600-700℃的高温及剧烈摩擦磨损等极端工况。
传统粉末冶金轴套存在成本高、寿命短的弊端,而高端轴套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溢价高达40%-60%。“我们采用铁基材料制造粉末冶金轴套,可替代传统昂贵材料及进口部件,满足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对高性能、长寿命、轻量化关键运动部件的迫切需求。”李佳欣进一步表示,高校科研工作者虽与企业有联系,但具体落地的合作项目较少,而该项目通过技术经理人的精准对接,不仅解决了供需双方的资源整合、资质攻坚问题,还通过需求精准翻译、区域资源重构、风险动态管控等,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贵州航空航天产业的落地项目。
现场,李佳欣指着PPT中泛着金属冷光的轴套样品介绍,此次合作精准定位国产大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的适配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据统计,该项目年直接经济收益超700万元,战略价值显著——国产化率从30%提升至70%,年节约金属470吨,年碳减排13.5吨。
此次项目的亮相,不仅展现了贵州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创新突破,更凸显了技术经理人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的关键作用。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这款铁基粉末冶金轴套有望在更多高端装备领域实现应用。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