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近日宣布,发现了一种显示出*的巨大自发性反常霍尔效应的反铁磁性物质。有望以此开发出能以很小的电流产生巨大的电动势、抑制发热的新一代反铁磁性存储材料。
研究小组2015年于全球*发现了自发性地显示出巨大反常霍尔效应的反铁磁性物质“Mn3Sn”。此次,通过对相关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发现把Sn换成Ge的锰锗化合物“Mn3Ge”在5K低温下显示出400Ω-1cm-1的霍尔传导率,这是Mn3Sn显示出的*大值的4倍以上。
Mn3Ge具有被称作“Kagome格子”的晶体构造,锰原子及其自旋原子配置在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位置。此时,如果相邻的自旋电子指向相反方向、效果相互抵消的力(反铁磁相互作用)发挥作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之间就会在力量上势均力敌,*后会以相互倾斜120度的状态稳定下来。
研究发现,从外部对这种状态施加磁场时,每个锰元素发生了数毫μB的磁化。虽然这种磁化非常小,只有普通铁磁体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在几百高斯的较小磁场作用下发生了反磁化,霍尔电压符号也随之发生反转。研究小组此次还发现,Mn3Ge的这种自发性反常霍尔效应可在-270℃至其尼尔点(反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的温度),也就是120℃之间的广泛温度范围内出现。
以往的铁磁性体材料存储元件会受到漏磁场的影响,如果使用反铁磁性体,可使自旋电子一致朝着相反方向,自旋电子总体上几乎不会产生漏磁场,因此可以实现高集成化。而且,反铁磁性体一般还能显示出速度比铁磁性体快3位数以上的工作性能。另外,还能以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物质合成,用克拉克值高、廉价且没有毒性的元素构成,因此是一种具备出色特性的实用材料。今后,以实用化为目标的研发有望取得进展。
此次的研究成果预定于2016年6月9日刊登在美国科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网络版上。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