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亚洲粉末冶金国际会议暨展览(APMA2025)于2025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作为亚洲粉末冶金领域*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本届大会由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PMA)与中国金属学会(CSM)联合主办,并获亚洲粉末冶金协会(APMA)及山东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鼎力支持。会议汇聚全亚洲*学者及企业家,围绕粉末冶金前沿技术、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研讨,是一场规模*的学术与产业交融的国际盛会。本网作为本次大会官方指定媒体,全程参与盛会,并与国内外嘉宾展开深入交流。
重磅嘉宾云集 共话行业发展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CSM名誉理事长干勇,APMA理事长朱秋龙,CSM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CPMA理事长张少明等行业重磅嘉宾受邀在开幕式上致辞,为本次盛会拉开序幕。开幕式由CSM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主持,青岛市科协主席王崇江、副主席刘红英应邀出席。
▲区域报告
大会还邀请到亚洲各地区粉末冶金协会(联盟)理事长带来各区域行业发展报告。中国CPMA理事长张少明教授、日本JPMA 理事长Shuzo Sonoda教授、韩国KPMA代表Jueheang Lee教授、泰国ThaiPMA理事长Rujirat Rungruangkul教授、中国台湾TPMA理事长陈贞光教授等,分享了本区域产业现状与未来规划,进一步加强了亚洲粉末冶金行业的信息共享。
▲亚洲粉末冶金展览启动仪式
大会上颁发了粉末冶金行业发展各类奖项,举行了亚洲粉末冶金展览开启仪式。
▲颁奖仪式
前沿报告密集 聚焦技术创新
本次大会特邀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CPMA学委会副主任、大会主席易健宏和CPMA学委会副主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栋梁主持,特邀报告聚焦粉末冶金领域关键技术与创新方向。日本东北大学 Naoyuki Nomura教授围绕“激光增材制造用复合粉末的设计与制备”展开分享;钢研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柴国才教授以“高效、高质量、高可靠性粉末冶金铝合金及先进技术”为题,介绍了其在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领域的突破;韩国仁荷大学李基安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Christoph Broeckmann教授、中南大学熊翔教授等也分别就“增材制造工艺制备难熔金属”“热等静压数值模拟”“WC-Co硬质合金与钨合金增材制造工艺” 等前沿主题作报告。
此外,赫格纳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总裁陈丽芳、北京科技大学陈刚教授等专家,还分别针对“粉末解决方案在可持续转型中的机遇”“钛合金金属注射成形”等产业热点话题分享实践经验,共筑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多维平台联动 赋能产学研对接
▲平行分会场
本次大会设置了35个平行分会场,研究方向涵盖金属粉末制备和工艺、粉末成形与烧结、增材制造(3D 打印)、注射成形、粉末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及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磁性材料、多孔材料、能源材料、材料基因组工程等关键领域,为参会者提供了精准化、专业化的交流空间。
同期举办的亚洲国际粉末冶金展览和学术壁报同样亮点纷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吉凯恩(霸州)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山东鲁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60 家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粉末冶金领域的*新产品、技术装备与应用成果,现场达成多组技术合作意向,实现了“学术+产业”的高效对接。
同期活动丰富 构建行业交流生态
▲同期行业会议
除主会议与展览外,APMA2025还同期举办了多场重要行业会议:由六学协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承办的2025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大会及分会场座无虚席,进一步深化了国内行业交流;CPMA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四届一次理事会完成联盟组织更新,为行业协作注入新活力;《粉末冶金工业》第七届编委(扩大)会则围绕期刊发展与学术传播展开研讨,助力行业知识成果沉淀。
▲亚洲粉末冶金协会理事会(APMA)参会代表合影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大会期间召开了亚洲粉末冶金协会(APMA)理事会,确认即将在2026年换届的APMA下一届理事长由中国CPMA负责人担任。
作为立足亚洲、辐射全球的粉末冶金领域标杆会议,APMA2025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同行搭建了前沿技术共享、产业需求对接的核心平台,更推动了亚洲乃至全球粉末冶金产业的创新协作与高质量发展。参会嘉宾普遍表示,本次大会的成果将为行业未来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期待两年后再聚下一届盛会,共绘粉末冶金产业新蓝图。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