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交车辆整车制造已经媲美国外巨头,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中国轨交行业快速发展及优质企业加速国际化,未来中国有望诞生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轨交核心零部件企业。
“十三五”我国轨交投资保持高位,城轨建设保持较快增速(1)根据“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信息,我们判断“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实际投资额有望保持在8000 亿元左右/年的高位,动车组需求维持每年400 列-500 列的较高水平;(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速;(3)货运动车组、“一带一路”、“高铁外交”等将延长行业景气。
轨交零部件国际巨头:并购助推产品延伸和国际化
我们以德国的克诺尔集团和美国的西屋制动为例考察轨交零部件国际巨头的发展历史。两大巨头均通过并购的方式延伸自己的产品领域,并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2015 年克诺尔集团实现收入58.3 亿欧元,实现净利润6.45 亿欧元;西屋制动实现收入33.08 亿美元,实现净利润近4亿美元,目前总市值约70 亿美元。
轨交零部件国内优质企业探索积极国际化道路,打开成长空间(1)目前国内轨交零部件相关优质企业主要依赖于新增车辆需求,对于存量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2)另一方面,国内轨交零部件企业大多业务仅涉及某细分产品,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产化率已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行业天花板相对较低;(3)面对现状,包括鼎汉技术、康尼机电和永贵电器等优质企业一方面加大新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国际化道路(不仅限于随中车走出去)。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实现国际化发展,将打开成长空间。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