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提供给本报的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全面提升。
报告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从行业来看,前7月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但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煤炭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景气水平将出现高位下调迹象。(报告全文详见A13版)
装备制造景气度走高 部分矿业竞争力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7月份行业景气报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联合课题组
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继续提升
7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15.95点
1-7月份,我国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6957亿元,增长17.6%,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增速在上月的较高水平上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月减缓2.8个百分点。
在39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超过20%的有13个。主要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5.1%)、金属制品(2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22.8%)、食品制造(22.6%)、非金属矿物制品(22.4%)、通用设备制造(22.2%)和专用设备制造(21.9%)等。增速低于10%的有3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7.8%)、水的生产和供应(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0.7%)。
在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全面提升。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6.9%,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8.6个百分点。企业扭亏增盈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增幅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超过同期生产增幅11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4,比上年同期提高15.95点。与此同时,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减缓,前7月累计,工业出口交货值31832亿元,增长24.3%,同比减缓6.4个百分点。
通过运用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我们对39个工业大类行业前7个月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显示,工业运行表现出以下特征:
具有资源稀缺性和垄断性的采矿业优势明显,但部分行业表现不如去年。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有四个属于采矿业,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非金属矿开采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居第二位、第三位、第五位和第七位。但是,与去年同期全部采矿业(共6个行业)竞争力指数均居前10位之列的大好形势相比,煤炭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于产品销售成本和财务费用增加,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导致行业利润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综合竞争力排名急剧下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四位和第六位下降至三十二位和三十一位,排名比较靠后。
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由于成本和费用控制较好,产品需求旺盛,今年前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利润和税金总额大幅提高,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分别由去年同期的第二十位和二十五位提高至第八位和十四位,分别提高了十二位和十一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次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八位。
成本压力加大抑制了下游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的发展。受上游能源和资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和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医药等行业产品成本压力加大,与此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传导能力较弱,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综合竞争力居30个工业大类行业之末。其中,尤以医药行业下降*为明显,排名由去年同期的第十五位下降至三十四位,下降十九位;冶金行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位次分别下降了五位和十位。
房地产开发和非金属制品制造业景气运行状况
装备制造业景气走高态势延续
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其中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工程机械行业将出现波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我国装备制造业因此获得了较快发展。以2005年为拐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直线上升,且专用设备制造业景气上升势头明显超过同期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今年1-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20%,在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行业利润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分别为42.2%、52.8%和55.6%,实现利润达到427.86亿元、222.34亿元和501.46亿元。
行业利润的增加刺激了企业投资积极性,前7月累计,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0.2%、40.1%和40.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所占比重提高幅度*大,由1.3%提高至1.7%。在行业生产、投资和效益高增长的共同作用下,装备制造业行业景气不断提升,其中,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景气指数较去年同期提高幅度超过10个点。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重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预计大多数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5-10年。
从各子行业的市场需求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影响因素来看,预计未来几年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环保设备制造业等将处于景气周期上升阶段,而工程机械行业将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出现一定的景气波动。
与瓶颈行业相关的设备制造业
景气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增长和产能的不断扩张,相关设备制造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从煤矿采掘设备来看,我国的煤炭产量已居世界*,但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建成140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届时,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包括井下综采重点设备、井下综掘设备、全自动刨煤设备、矿井提升设备、露天矿井开采成套设备、煤炭采掘安全设备等在内的煤矿采掘设备将获得较大发展。
*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全国建立了大量规模不一的电厂。但是电网建设并没有得到改善,电网建设远远滞后于电源建设,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瓶颈。为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解决大量电源投产后的外送、全国区域电网的互联以及优化能源地区分布,加快电网的输配电能力建设,尤其是输电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预计年均投资额2400亿元左右。因此,未来几年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将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约1.6万公里的新线。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铁路投资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额预算达到1.2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额在2000亿元左右。铁路建设的加快为铁路装备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10年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高速、重载机车车辆、信号装备、牵引供电设备等相关产业都将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环保投入逐步增加。“七五”期间共投资476.42亿元;“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投资超过7000亿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预计“十一五”期间投资将达1.4万亿元,占同期GDP的1.6%。巨额的环保投资为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正逐渐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今年1-7月,我国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8.4%、31.2%。
在我国电力行业大发展的同时,电力烟气脱硫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国家规定,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新建火电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备。预计今后3年将是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烟气脱硫设备平均每年市场需求在60亿元左右。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