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赛道环境营造及观赛环境保障技术研究”团队研发成果在寒冷环境下能够将人体体感温度提升10℃~15℃,为未来冬奥会赛事期间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提供热舒适保障。
2022年,现场观看一场冬奥会比赛,对很多人来说是初次零距离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在往届冬奥会中,就曾因为现场寒冷,引来不少抱怨。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2022年冬奥会出现,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曹彬及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和设备研发,力求在冰雪运动场馆极寒冷条件下,为观众提供温暖舒适的保障。
该课题组在研究中以人体的热调节作为理论基础,使用暖体假人模拟真人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将暖体假人置身于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通过分析假人各个部位的表面温度和导出指标,判断人的热舒适状况。
在热舒适保障措施的设计上,研究人员一方面注重应用新型功能材料,包括气凝胶保温隔热材料、柔性石墨烯发热材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发热材料等;另一方面,考虑观赛区的实际场景和观众的观赛行为,对热舒适保障措施的形式进行了创新设计。
研究团队开发出兼具防风、保温和加热效果的高性能防寒加热服,在外衣整体保温性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再升级,对人体部位提供持续稳定的局部加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采用上述热舒适保障措施后,人的体感温度至少提升10℃~15℃。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最新资讯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